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问题。
有关“红三角”内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主体在南岭山区
B.该地区分属闽江、长江二水系
C.该地煤炭资源丰富,铁路建设利于该优势发挥
D.该地区地处大西南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读图,完成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截止1996年末,全省煤炭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山西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条件优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下列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
①调水 ②削减工业生产规模,减少工业用水量
③大量移民到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减少居民生活用水量
④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A.能源工业投资比重较小,新兴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
B.汽车工业投资比重较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煤炭产品产业链短 |
D.煤质量不高,市场需求量小,无人购买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A.露天开采 | B.矿区道路的铺设 |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读图“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问题。
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廉价劳动力丰富 B. 水能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 铁矿资源丰富
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A. 海洋运输 B. 管道运输 C.航空运输 D. 铁路运输
3. 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分布 B. 地表形态 C. 城市规模 D. 市场需求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差
B.没有良好的市场条件
C.所处位置不佳,与北京、天津、郑州等工业中心相距远
D.公路、铁路等交通比较便利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了煤炭资源的蕴藏量
C.加快了产业向国外的转移
D.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减轻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