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的生物要求不同的自然条件,世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 (2)季节性和周期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考题1 “春种秋收.夏播冬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揭示了农业生产的( ) A.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B.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C.周期性和地域性 D.周期性和灵活性 考题1点拨: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我们通常说要“不违农时 .就是由农业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这个特点而来的.答案:A 考点2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等 产出:各种农产品 (2)农业投入要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业产出.特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了科技投入.如培育良种.改革耕作方式等.已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考题2 图15-1为典型例题科技投入转化而来的产值占农业新增产值的百分比.读图回答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 B.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 C.美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D.中国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值 (2)现代农业生产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科技投入的是( ) A.培育良种 B.改进灌溉技术 C.改革耕作方式 D.使用化肥.农药 考题2点拨:由图可知.美国农业新增产值中有60%是来自于对科技的投入,中国农业新增产值中有30%是来自科技的投入.70%来自非科技投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已成为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都属于对科技的投入.答案:D 总结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内容涉及农业投入.读图时要注意区分和审清图例.农业生产投入的各要素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 考点3.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两者兼顾的为混合农业.(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分别分布于生产力水平低的地区和现代农业发达地区.(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前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后者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考题3 与下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热带迁移农业 B.游牧业 C.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D.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 考题3点拨:图中阴影部分反映的农业既是商品农业.密集农业又是种植业.热带迁移农业是自给农业.粗放农业,游牧业不属于种植业,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是粗放农业.答案:D 考点4.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类属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自然因素 ①不同的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 ②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地形 自然因素 ①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而有所不同. 土壤 自然因素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市场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因素 便捷的交通运输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政策 社会经济因素 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常见因素. 考题4 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 考题4点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的消费量较大.价格上扬.因此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到了1996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了严重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答案:A总结提示: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最终由′市场来决定.如果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产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动.从而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治了洪灾                      B.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

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C.

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

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2)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根治了洪灾

B.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C.

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

便利的航运条件

D.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3月26日,承德市潮白河流域“稻改旱”工程全面启动,今年计划把7.1万亩水稻田退还为旱田,以保证北京的供水。实施“稻改旱”工程是2006年10月京冀合作备忘录中确定的京承合作重要事项,是加强北京与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的重要措施。回答1-2题。

1.承德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这项农业调整决策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是影响农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2为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1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

(1)说出图1所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生产特点。

(2)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差异,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和生产特点各有不同。在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的时候,首先要深入分析所处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然后再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请你阅读以下材料,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形成了新疆特有的水汽运动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20~25℃;在具有干旱沙漠气候特征的吐鲁番,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4.8℃,最大气温日较差曾达50℃。

思考: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2.新疆地区如果农业生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可能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3.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4.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并说明原因。

5.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