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2)自然因素的利用与改造: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3)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并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 考题5 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须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热量 考题5点拨:首先应明确沼泽地与盐碱地的特点.沼泽地是在积水和地下水浸渍及湿生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中水分太多.长期潮湿.盐碱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物质.碱性成分.对植物生长危害极大.其次.要在沼泽地.盐碱地上进行种植必须改良当地土壤.沼泽土中水分太多.需排水,而盐碱地则盐分太多.需洗盐.施用石膏等措施.因而两者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土壤.答案B 考点6.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农业区位的选择应更多的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业类型.规模和地域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考题6 下图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据此回答题. (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出的区位变化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城市规模大 B.市场区位.交通运输便捷 C.气候优越.城市居民收入提高 D.水源充足.国际市场需求扩大 (2)若甲城市为纽约.乙城市位于中美洲.则阶段Ⅱ运输量大的季节是纽约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题6点拨:(1)从图上可以看出.阶段I城市所需要的鲜花.蔬菜都是附近郊区生产的.说明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同时郊区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捷.(2)冬季纽约地区气温低.不适合蔬菜生长.而南方地区气温高.适合蔬菜生长.大量蔬菜运输到北部国家.答案:D总结提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阶段.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应用辨证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考点7.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分析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看.其主导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对于不同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可能为自然因素.总之.对于农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考题7 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 A.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 C.河套平原的小麦--光照 D.东北的甜菜--土壤 考题7点拨:上海郊区的乳牛场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众多.对乳及其制品需求量大而形成的.即主导因素是市场,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河套平原的小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源,东北的甜菜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答案:A总结提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不同的农业区位选择.然后采取主导分析法.结合具体情况.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Ⅲ 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 回顾1 测试考点7 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有其地理和历史渊源.回答题. (1)上图中水果“分布主导因素--销售主导因素 的正确组合是( ) A.气温.降水.城市--技术.资金 B.光照.地形.水源--冷藏设备.劳动力 C.降水.热量.地形--市场.交通运输 D.气温.土壤.城市--交通运输.信息 (2)据图分析.港澳台地区共同的工业部门是( ) A.电子.纺织 B.造船.化工 C.玩具.钢铁 D.机械.食品1.(1)C 点拨:图中水果的分布主导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其中热量条件是最主要的.其次还应包括降水和地形,水果的销售主导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其中市场是决定性因素.交通.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善则大大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距离. (2)A点拨:对照图中的图例.寻找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的工业部门的图例就可作答. 回顾2 测试考点2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15-6回答题. (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因素提供农业生产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气候是农业区位选择的________

(3)下列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有…………………………………………( )

A.市场、交通运输      B.地形、土壤

C.劳动力、政策        D.气候、水源

(4)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东南丘陵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B.在林区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C.海南岛农村建造蔬菜温室大棚

D.培育良种扩大作物的区位范围

(5)按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冬小麦、棉花、甜菜

B.珠江三角洲——水稻、甘蔗、桑蚕

C.东北平原——春小麦、玉米、甜菜

D.四川盆地——水稻、青稞、柑橘

(6)社会经济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政策          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气候因素提供农业生产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气候是农业区位选择的________

(3)下列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有…………………………………………( )

A.市场、交通运输      B.地形、土壤

C.劳动力、政策        D.气候、水源

(4)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东南丘陵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B.在林区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C.海南岛农村建造蔬菜温室大棚

D.培育良种扩大作物的区位范围

(5)按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冬小麦、棉花、甜菜

B.珠江三角洲——水稻、甘蔗、桑蚕

C.东北平原——春小麦、玉米、甜菜

D.四川盆地——水稻、青稞、柑橘

(6)社会经济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政策          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合理的是: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

C.在我国南方丘陵区坡度较缓的地区修筑梯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合理的是                            (     )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

C.在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放适量熟石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合理的是    (  )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

C.在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放适量熟石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