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广东省澄海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地理,34)
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18世纪开始,沿乙河各国都十分重视以防治洪涝灾害为目的的河道整治,纷纷采取了建造堤防、修筑堰坝和船闸、开挖人工运河、疏浚河床淤泥等众多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改造河道。乙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水电的梯级开发。它们采取自主建造或者联合修建的方式,在干流上兴建了几十座各级梯级水电站,并已基本实现成龙配套。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沿岸各国的利益,各国按照在建投入的比例来合理地分配电能。六七十年代是乙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群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迫使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
(1)简述A工程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乙河航运发达,是所在大洲的“黄金水道”,该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 )
①该河水流流速快,行船速度快 ②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随着众多人工运河的开挖和河道的渠化,极大地改善了该河的航运条件
④该河夏季水量大,利于航运 ⑤沿岸各国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3)乙河有哪些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4)试分析甲、乙两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提示:从气候气候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征等角度分析)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她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幸福,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害。据此判断以下各题:
1.近年来黄河水污染严重,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
[ ]
A.黄河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
B.黄河流域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C.沿岸农田排放的含化肥农药的污水
D.沿岸居民向黄河任意倾倒的固体垃圾
2.黄河容易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是
[ ]
A.下游河床太高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缺少可以渲泄水量的入海支流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我国的农业经济历来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到什么时候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 ]
4.黄河流域土壤盐碱化、洪涝、断流现象严重,它们反映了哲学上的一些观点,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其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5.在西晋灭亡至隋朝建立期间,曾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
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加固黄河大堤,防止水污染
B.疏浚河道,提高河床的行洪能力
C.搞好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D.修建水库,提高调节径流季节变化的能力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如右上图所示,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 ①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常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最大的危害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使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来避免这些灾害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右上图中③区域有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其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该山云雾多,湿度大,动植物种类丰富,造成这种复杂地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4)如图所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近年来,该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将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如右上图所示,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 ①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常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最大的危害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使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来避免这些灾害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2)右上图中③区域有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其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该山云雾多,湿度大,动植物种类丰富,造成这种复杂地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8分)
(4)如图所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近年来,该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将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