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50米.AB为空中索道.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的高差为 米.一游客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M河流流向 杀为 .扼要说明判断流向的理由? (2)C为一闭合等高线.其数值为 米.其判断理由是什么? (3)比较甲.乙两陡崖的特点.试分析瀑布景观的独特性. (4)该地区修建空中索道是基于哪两方面考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如图),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固水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据此并读图回答以下3题。

 

 

 

 

 

1.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式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下图中,能反映该地地形特点的等高线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地农业发展的方向为(       )

  A.绿州农业       B.鱼塘一台田模式        C.灌溉农业     D.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判断下列题。

(1)

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  ]

A.

北半球夏季

B.

北半球冬季

C.

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夏季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处在10℃以下

B.

P处在10℃以上

C.

P处地势低洼

D.

P处周围广泛分布着热带雨林

(3)

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  ]

A.

两地都雨热同期

B.

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C.

Q地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北京盛行偏南风

D.

Q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降水也较多

(4)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最强并影响东亚的季节

[  ]

A.

我国大陆气温最低的地区出现在漠河一带

B.

印度半岛的绝大多数农田需要灌溉

C.

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花草枯萎、动物迁徙

D.

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沿东经109°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

①②地区的区域特征是

[  ]

A.

①地由于②地的阻挡而免受寒潮的侵袭

B.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种植双季稻

C.

长江最大的支流流经①地区

D.

①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

④地区的主要国土整治重点是

[  ]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污染

(3)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

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4)

有关④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

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3年起,沿袭了几十年的高考将从“黑色七月”提前到每年6月上旬。促成这一历史变革的人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九江民生集团公司总裁王翔。1998年7月,王翔的家乡江西九江市有700多名考生因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不得不在解放军护送下把考场迁到房顶、山顶才能正常考试。为此王翔引发了一个念头,于是向全国政协交了《关于高考考期适当提前的建议案》。后来经过反复认真细致地调研,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高考时间调整方案》,宣告从2003年起“黑色七月”退出历史。

材料二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

材料三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B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图中季节时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此季节初,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________(南,北)迁移,亚洲驯鹿向________(南,北)迁移

(2)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分裂成两个,其中西太平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和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对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影响很大,春末雨带位于________地区,夏初雨带位于________地区,7-8月位于________地区。副高北移速度慢将导致我国南方出现________.

(3)

高考时间适当提前除了使一些地区避开洪涝灾害的威胁以外,还可减少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