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完成各小题。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 B.800~1 000米
C.1 000~1 200米 D.1 200~1 600米
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
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11,完成25~27题。
1.若山麓耕地牧场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甲地原属另一自然带类型,则其名称应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0米下降6℃的比率变化,而b到C气温下降比例会减小,原因最可能是 ( )
A.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稀少
B.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高于b→C
C.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D.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
3.由图可见,e地气温明显高于a地,说明e地受 ( )
A.气旋影响 B.锋面影响
C.高气压影响 D.焚风影响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1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某一高度后,水汽含量达到饱和,之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海拔每降低l00米,气温升高l℃。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在爬山过程中,气温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变化的高度是 米附近。同一海拔高度的A、B两地的气温分别是 和 。
(2)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
(3)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故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
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12所示。
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水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13。
阅读并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越高,气温越低。
(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自然带名称的代号按垂直自然带自下而上的变化规律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A.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B.高山针叶林带
C.高山草甸带
D.常绿阔叶林带
E.高山灌木林带
F.高寒荒漠带
(2)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的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________,海拔越________,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3)垂直地域分异的产生,是由于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试根据相关原理,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的曲线(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大方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