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2题。
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由图可知,在50°N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60°S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A.A在B的东南方,D在C的东北方
B.B到C比A到D的实地距离要长得多
C.农业地域类型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两地区铁路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
2.图乙中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盛行风向——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M山地北坡终年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C.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寒流经过
D.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图中夹在90°与100°经线之间的一段山脉的长度约为
A.950 千米 B.1000 千米 C.1300 千米 D.1500 千米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
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
(5) 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
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