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分)如下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A、B的体积均为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反应:
X(g)+Y(g) ⇌2Z(g)+W(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A容器的体积为1.2a L。
(1) A中X的转化率αA=
(2) A、B中X的转化率αA αB(填 >、< 或 = )
(3) 打开K,一段时间又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4) 在(3)达到平衡后,同时等幅升高A、B的温度,达到新平衡后,A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分).如下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 中充入2molX、7molY,向B中充入4molX、14molY,起始时V(A)=V(B)=a升,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g)+2Y(g)Z(g)+2W(g)△H<0达到平衡(Ⅰ)时V(B)=0.9a升,试回答:
(1)B中X 的转化率α(X)B为
(2)A中W和B中Z的物质的量的比较:n(W)A n(Z)B (填<、>、或=)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B的体积为 升(用a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4)要使B容器恢复原来反应前的体积,可采取的措施是 。
(8分)如下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A、B的体积均为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反应:
X(g)+Y(g) ?2Z(g)+W(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A容器的体积为1.2a L。
(1) A中X的转化率αA=
(2) A、B中X的转化率αA αB(填 >、< 或 = )
(3) 打开K,一段时间又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4) 在(3)达到平衡后,同时等幅升高A、B的温度,达到新平衡后,A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缓缓地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体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
实验序号 |
甲针筒内物质 |
乙针筒内物质 |
甲针筒的现象 |
1 |
40 mL HCl |
40 mL NH3 |
产生白烟 |
2 |
40 mL Cl2 |
10mL 水 |
剩余气体为20mL |
3 |
30 mL NO |
15 mL O2 |
|
4 |
20 mL AlCl3溶液 |
10 mL NaOH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 |
(1)如果实验1甲针筒内改装30 mL Cl2 ,乙针筒内仍为40 mL NH3,实验时,甲针筒内也有白烟产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实验2可知,常温常压下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
(3)实验3 反应后甲针筒内气体的体积为 。
(4)实验4中,AlCl3溶液浓度为0.1mol/L,如果最后白色沉淀全部消失,则NaOH溶液浓度至少为 mol/L。
(5)将上述装置做以下改进:在甲、乙针筒之间连接一段硬质玻璃管,如下图。在A处装一种浅黄色的粉末,乙针筒内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甲针筒无气体。将乙针筒内气体压入甲针筒内,发现气体体积是原来的一半。A处的物质是 ,甲针筒内的气体为 。
(6)有学生用上述改进后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加热用酒精灯未画出)。乙针筒内装有50 mL空气。实验时,用酒精灯对A处物质进行加热,经反复慢慢推拉两针筒的活塞,反应完毕,恢复至室温,测得剩余气体为40.5mL。
①A处的物质是 (选填编号)。
a.碳粉 b.二氧化锰 c.铜粉 d.氧化铜
②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则该实验的相对误差为 。
如下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