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耕地: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平原和低缓的丘陵 林地: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山地 草地: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和盆地 未利用土地: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和盆地 13.⑤ ② ① (3)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碱化. (4)暖温带,两年三熟 14.20 50 (3)按照当时的生产水平.世界耕地供需达到平衡点的时间大约是在21世纪初. (4)保护耕地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技术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中标出的A、B、C三条线是对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地理分界线,回答问题:
(1)A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是
湿润
湿润
地区与
半湿润
半湿润
地区(干湿地区)分界线,也是对我国降水有很大影响的
季风
季风
 区和
非季风
非季风
区的分界线,它还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耕作区与
区分界线.
(2)B线是我国地势第
第一
第一
级阶梯和第
第二
第二
级阶梯分界线,在B线以西主要地形区以
高原和盆地
高原和盆地
为主,在B线以东地形以
平原和丘陵
平原和丘陵
为主.组成B线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太行山
、巫山和
雪峰山
雪峰山

(3)C线为一月0℃等温线经过,C线大致经过
秦岭
秦岭
山和
河,大体与
800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C线东段以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南以
水田
水田
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直线将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图中字母abc)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
a              气温、降水因素
b              地形因素
c              夏季风的影响
(2)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C
C
B
B
地区
(3)B地区的能源以
水能
水能
为主
(4))D地区与其它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平均气温较低
平均气温较低
,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海拔高(地势高)
海拔高(地势高)
,这也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5)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是我国青藏 地区和其它三个地区的界线,它也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哪条分界线?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6)秦岭-淮河线是区域B与区域C的界线,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1月份 0℃等温线和 800㎜年等降水量线大大致经过的地方.写出其南北两侧地理环境的三个方面的差异: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②
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③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
(1)自然资源分为
可再生
可再生
资源和
非可再生
非可再生
资源,土地资源属
可再生
可再生
资源.
(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
耕地
耕地
草地
草地
林地
林地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而AB为土地利用类型中的
耕地
耕地
分布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东部季风
东部季风
区,从地形看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平原
平原
及低缓的
丘陵
丘陵
地区;其中A以
水田
水田
为主,分布在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地区,B以
旱地
旱地
为主,分布在干湿地区中的
半湿润
半湿润
地区.A与B大致以
秦岭
秦岭
-
淮河
淮河
为界.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
半干旱
半干旱
区和
干旱
干旱
区,
畜牧
畜牧
业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4)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东北
东北
西北
西北
地区和
西南
西南
地区.主要分布在
山地
山地
(地形).
(5)我国土地资源总量
丰富
丰富
,人均
不足
不足
,而且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
耕地
耕地
林地
林地
少,
难利用土地
难利用土地
多,
后备土地资源
后备土地资源
不足,特别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6)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乱占耕地
乱占耕地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