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中的黄土来源地是( ) A.东北平原 B.中亚.蒙古等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黄土高原简图,回答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A
太行
太行
山脉,西至C乌鞘岭,南连B
岭,北抵D
长城
长城

(2)关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设,其中,得到了广泛支持的是“
风成
风成
说”,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
亚、
蒙古
蒙古
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
(3)图中数字代表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分别是①
太原
太原
兰州
兰州
 ③
西安
西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A
 
(山脉),此山是黄土高原与
 
平原的分界,西至乌鞘岭.南至B
 
(山脉),此山是黄土高原与
 
盆地的分界.
(2)黄土高原跨山西、
 
、宁夏、甘肃等省区.
(3)黄河的支流D为
 

(4)从四大区域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
 
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
 
级阶梯.
(5)关于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设,其中,得到了广泛支持的是“
 
说”.
(6)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自然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7)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要把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8)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黄土高原东起A
 
(山脉),此山是黄土高原与
 
平原的分界,西至乌鞘岭.南至B
 
(山脉),此山是黄土高原与
 
盆地的分界.
(2)黄土高原跨山西、
 
、宁夏、甘肃等省区.
(3)黄流的支流D为
 

(4)从四大区域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
 
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
 
级阶梯.
(5)关于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设,其中,得到了广泛支持的是“
 
说”.
(6)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自然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7)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要把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8)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请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黄河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的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1.长江!你从雪山走来……”,《长江之歌》中的“雪山”位于
[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下列描述长江的是
[     ]
A.“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B.“一碗水,半碗泥”
C.“地上河”
D.“黄金水道”
3.对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技术先进
B.能源丰富
C.洪涝灾害频繁
D.信息不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平均每年流失16亿吨土壤,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表层土壤年剥蚀达20毫米以上。16亿吨土壤相当于损失氮磷钾总量3000 多万吨。在这16亿吨泥沙中,约4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上河道内,约有8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下至河口三角洲及滨河地区,其余4亿吨冲入渤海。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悬河(河道加堤1米需要十年时间,而河道十年预计抬高1米。)
1.黄土高原属于             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其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南到________(山脉),东到           ___(山脉)。
3.小丽住在黄土高原上,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每天却要绕道远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于          ____          ____等地。
5.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    
6.为改善黄土高原的环境,当地的人们采取_________措施与____________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植被覆盖减少    ④千沟万壑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