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模式中.1-2-3-4-5依次为 A.中心商务区-过渡带-中产阶级住宅带-工人住宅带-通勤带 B.中心商务区-过渡带-通勤带-中产阶级住宅带-工人住宅带 C.通勤带-过渡带-中心商务区-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 D.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杜能农业区位模型图 .完成14-15题. 杜能的农业区位模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同心圆理论模式图”,回答问题。

该模式中,1—2—3—4—5依次为


  1. A.
    中心商务区—过渡带—高级住宅区—工人住宅带—通勤带
  2. B.
    中心商务区—过渡带—通勤带—高级住宅区—工人住宅带
  3. C.
    通勤带—过渡带—中心商务区—工人住宅带—高级住宅区
  4. D.
    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高级住宅区—通勤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36分)读我国某区域地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中由A→B→C地年降水量变化特点,并简述其原因。(4分)

(2)比较黄河在A、C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材料一  20年来,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其模式”,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奖。下图为“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体系发展格局示意图”,读图同答问题。

(3)读“库布其沙漠边缘的资源开发的景观图”,说出该资源的名称,并简述该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10分)

(4)读“库布其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模式”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其特点。(6分)

材料二  库布其地区的企业依托沙漠自然景观和20多年创造的绿色空间,发展了沙漠旅游产业。在库布其大漠腹地建成了七星湖旅游区、沙漠博物馆和世界沙生植物博览园,预计今年旅游接待中外高端游客将达到20万人次。

(5)依据材料,简述该地区吸引中外高端游客的原因。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应进一步采取哪些措施?(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为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西部开发战略,国家确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把新疆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变成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经济优势的大好事,也是促进沿线8个省、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将建设4200千米管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东送,供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各省(区)的工业和居民用气。初期年供气120亿立方米,初步预测第一期工程投资将达1200亿元。主干管道计划于2007年全部建成。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长江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西部省区是①新疆②内蒙古③甘肃④宁夏⑤青海⑥陕西⑦山西

[  ]

A.①②⑦
B.①③
C.②⑤⑥
D.④⑥

(2)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在我国境内穿越了“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的6个省区,向西直抵荷兰的鹿特丹,途经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是

[  ]

A.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B.德国、捷克、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C.德国、波兰、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

D.德国、捷克、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3)下列城市被称为六朝古都的是

[  ]

A.西安
B.南京
C.洛阳
D.开封

(4)上题中的“六朝”是指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朝代。

(5)历史上,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做西域。西域正式归属中央集权开始于

[  ]

A.秦
B.西汉
C.东汉
D.唐

(6)“西气东输”工程途经省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________、________,自治机关是这些民族自治地方的________,体现了坚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原则。

(7)国务院听取“西气东输”工程方案的论证汇报,肯定该工程是造福人民的大好事。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看问题要抓本质、抓主流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简要说明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七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江南地区、闽中地区、太原周围及沈阳一带。古人对“天府”的评价标准是气候环境好,宜居,人口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然灾害少,旱涝保收;少发战争,经济持续稳定,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

材料二  2008年第1期《中国国家地理》提出“新天府”这一名词。“新天府”的评价标准是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居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幸福感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貌上相对独立统一的区域。

材料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历史上的“天府”到“新天府”评价标准的变化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新旧“天府”各自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什么?

(2)图中A处表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      。图示区域被列为“新天府”的首选地区,分析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3)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是历史上的“天府”之地,但并不在31个“新天府”的侯选地之列,故与“新天府”无缘。从人口、城市分布、经济规模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明会要》卷五十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省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四川道志》)

四川省的总人口在1958-1961年间连续4年负增长,净减人口达6218349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93.94%。而从1950年到1957年,四川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68万人。

(金辉《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4)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初和1958-1961年,是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两个时期,这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

(5)抗战初期,川军英勇作战,配合友军取得了正面战场上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请写出此次战役的名称和最高指挥官的姓名。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五   《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圈点新天府”活动,是一次旗帜鲜明的生态选美,旨在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和谐相处,呼吁发展的适度与可持续,呼吁健康的生活方式。

(7)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依据。

(8)工业反哺农业是促进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