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而形成的中等城市有 A.包头 B.马鞍山 C.兰州 D.攀枝花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我国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而形成的中等城市有   

[  ]

A.包头   B.马鞍山   C.兰州   D.攀枝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上海)2006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大范围浮尘、扬沙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据环保部门报道,仅4月16日至17日北方某城市降尘总量就超过30万吨。“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来探究这些问题。

(1)从小林查得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中可知,受沙尘天气影响的省区有_________________等(填写三个以上)。图中还可判读出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有境外和境内两大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是蒙古和________(填国家名);境内源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_______(填省区名)。

(2)经查找与分析资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条件除了沙源之外还有_________。从图中分析得出沙尘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

(3)小林利用所得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季节变化”的统计表,请根据下表数据在相应位置上转绘成柱状图(直方图)。

从图中看出,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研究中小林归纳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当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的人为因素除毁林外,还有___________等。

(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

①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的“__________”防护林体系。

②此外,在荒漠地区还大量种植适宜干旱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的特征有

[  ]

a.根系发达

b.叶片表面有角质层

c.茎变态成刺

d.叶片大而薄

A.ab
B.be
C.cd
D.ad

(6)若在沙漠中探险旅游,游客必须做好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植被类型

地貌特征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三角洲

(2)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其                              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               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及加工。而长三角地区以服务城市为目的的               农业前景广阔。

(3)目前,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                          

                                                                 

(4)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处湿润气候区,但近几年也出现了水资源紧张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5)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正在兴建。新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尽可能采用“以桥带路”的方式修建,位于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附近的天津南站就建在高架桥上(类似津滨轻轨的车站),其主要目的是                     

                                                       

(6)促进上述两区域经济联系的西气东输工程穿越了位于古丝稠之路的甘肃省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该工程给当地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0年春季,有7次较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袭击了我国北方地区,其影响范围之广,造成危害之严重,实属历史所罕见。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位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温差增大,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大风频发,为沙化土地的扩展和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

  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最为严重,人们每穿一件羊绒衫就会造成半亩土地沙化。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开始禁养山羊,而我国近几年大量畜养山羊,已跃升为山羊绒的出口大国,占世界山羊绒贸易总量的90%。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4,大大超过了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化土地每年净增2 460平方千米。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土地利用粗放,滥垦滥种,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华北及西北地区2000年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少,土壤蒸发强烈,疏松沙土极易被大风扬起。

  我国长期对草场资源掠夺性利用,过度放牧,乱采滥垦,毁林毁草,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经济落后,当地人们常常以采掘药材作为一项主要收入,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

  由于我国北方一些贫困地区无能力使用煤炭,因而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破坏植被,造成地面植被覆盖率整体减少。

(1)

从以上资料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2000年肆虐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2)

西部开发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对此你如何理解?

(3)

对我国大量畜养山羊这种经济行为你如何认识?

(4)

在材料的案例中还有哪些经济行为与畜养山羊这种经济行为性质是一样的?它们的危害是什么?

(5)

材料中提到一些贫困地区没有能力使用煤炭,而是采挖多种灌木做燃料,对此事实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宣布: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

  2006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大范围浮尘、扬沙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据环保部门报道,仅4月16日至17日北方某城市降尘总量就超过30万吨。?

  “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来探究这些问题。?

  (1)从小林查得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中可知,受沙尘天气影响的省区有____________等(填写三个以上)。从图中还可判读出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有境外和境内两大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是蒙古和____________(填国家名);境内源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____________(填省区名)。?

?

  (2)经查找与分析资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条件除了沙源之外还有____________。从图中分析得出沙尘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_。?

  (3)小林利用所得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季节变化的统计表,请根据下表数据在下边相应位置上转绘成柱状图(直方图)。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频率(%)

-

1

17

47

21

13

1

-

-

-

-

-

?

  从中看出,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是____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中小林归纳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当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的人为因素除毁林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

  a.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的“____________”防护林体系。?

  b.此外,在荒漠地区还大量种植适宜干旱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的特征有(  )

  ①根系发达 ②叶片表面有角质层 ③茎变态成刺?④叶片大而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探究过程中,小林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人们对沙漠的日益关注,沙漠探险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有报道说,五一长假期间55名游客被困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并有一个遇难。作为一个沙漠探险的游客,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写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