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据此完成(1)~(2)题。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中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A.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B.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的影响
C.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2)有关《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气象灾害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A.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B.有利于减少臭氧“空洞”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C.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2)《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中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A.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B.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的影响
C.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2)有关《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它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减少气象灾害方面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A.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B.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C.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D.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2.《京都议定书》实施后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水泥、电子 B.服装、电镀 C.钢铁、化工 D.造纸、纺织
3.《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为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4.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其中正确的是
A. 引进发达国家的高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到我国 B.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
C.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新能源的开发D.加速进口石油,提高油价。
5.下列主张和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 可持续发展重在经济的持续发展
B.发达国家应当限制消费
C.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时,发展中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科学家们将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1984年起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了几乎密封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生物圈2号”内有土壤、水源、空气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微生物,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实验室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8名进入“生物圈2号”工作的研究人员生活两年。
然而事实表明,“生物圈2号”的设想是不现实的。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一年多后,氧气含量从21%降到14%,而二氧化碳含量猛增。运行了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猛增到79%,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B12的能力减弱,危害大脑健康。
科学家们还发现,大部分的植物、动物在这里都无法正常生存。人造海洋中生物的生存情况略好于地面;人造沙漠由于没有控制好降雨而变成了草地。“生物圈2号”上层的温度远高于预计的数字,而下层的温度又远低于预计数字。
科学家们认为,目前人类还无法用人工方法保持地球的活力,没有人知道怎样建造一个脱离地球自然环境而又能让人类休养生息的生态系统。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努力保护而不是破坏它。
(1)为什么人类离开地球无法生存?
(2)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和家园,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我们应如何珍惜、爱护地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