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旋逆时针辐合 B.气旋中心气流上升 C.反气旋顺时针辐散 D.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 2.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1个太阳日 B.24小时 C.1个恒星日 D.23时56分4秒 4.下列四幅图都反映了地球上昼夜变化情况.请选出日期相同的两幅 5.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直接所用的能源 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会发生磁暴 C.世界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6.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晨昏线与经线总是重合的 B.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C. 晨昏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D.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西移 7.甲地位于赤道与东经15°的交点上.乙地位于北纬30°和东经15°的交点上.判断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和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总有某一时刻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乙地 C.每年约有9个月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乙地 D.任何时候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乙地 8.关于大气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大气的降水增多 B.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C.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途径 D.我国远离南极.参加臭氧层的保护活动意义不大 9.大气中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的是 A.尘埃 B.氧气 C.水汽 D.臭氧 10.有关太空垃圾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A.太空中航天器意外爆炸产生的碎片 B.宇航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废弃物 C.宇宙空间的尘埃 D.流星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11—14题。(双选题)

1.该市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属于(  )

A.浅层地下水       B.深层地下水        C.动态水资源        D.静态水资源

2.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

A.旱涝灾害频发                         B.水土流失严重

C.地面径流缺乏                          D.用水需求量大

3.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

A.引发构造地震                         B.引起地面沉降

C.引起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                D.引发风沙危害

4.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

A.停止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分)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分)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3分)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分)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分)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3分)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双选题)

(1)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

C. 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D. 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

(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C.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提高石油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

A.中山站盛行势力强劲的东北风

B.南极大陆终年严寒,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高

C.此次科考期间易观察到极光现象,是研究极光的最佳时机

D.经过④海域时遇到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