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会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会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穆朗玛峰的身高:8844.43米,并宣布停止使用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8848.13米。

材料三: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四:日前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所有勘探、报告等基础工作已经全面完成,1000米以内的浅钻调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羌塘地区100亿吨石油储备量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其重大意义可想而知!据悉,国家石油部门有望在2—3年内,对羌塘地区石油储备进行5000米深钻探测。几年后,这块西部荒原将有望“变身”为全国石油基地!

材料五:继东部“腾飞”、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一轮经济热潮之后,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的构想,在今年两会期间正式提出。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青藏高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经济带。

(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中有关珠穆朗玛峰身高数据减少3.7米的原因是:(      )

A.珠穆朗玛峰的地壳下沉了              B.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了3.7米

C.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更接近真实高度  D.可能与气候变暖导致“岩升雪降”有关

(4)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变化对该地区河流水源补给将产生怎样影响?

(5)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可从气候、河流方面分析)

(6)分析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

(7)从石油储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区的地质构造为             。试分析本区石油资源开发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穆朗玛峰的身高:8844.43米,并宣布停止使用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8848.13米。

材料三: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四:日前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所有勘探、报告等基础工作已经全面完成,1000米以内的浅钻调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羌塘地区100亿吨石油储备量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其重大意义可想而知!据悉,国家石油部门有望在2—3年内,对羌塘地区石油储备进行5000米深钻探测。几年后,这块西部荒原将有望“变身”为全国石油基地!

材料五:继东部“腾飞”、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一轮经济热潮之后,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的构想,在今年两会期间正式提出。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青藏高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经济带。

(1)

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2)

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3)

材料中有关珠穆朗玛峰身高数据减少3.7米的原因是:

A.

珠穆朗玛峰的地壳下沉了

B.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了3.7米

C.

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更接近真实高度

D.

可能与气候变暖导致“岩升雪降”有关

(4)

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变化对该地区河流水源补给将产生怎样影响?

(5)

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6)

分析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

(7)

从石油储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区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试分析本区石油资源开发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穆朗玛峰的身高:8844.43米,并宣布停止使用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8848.13米。

材料三: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四:日前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所有勘探、报告等基础工作已经全面完成,1000米以内的浅钻调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羌塘地区100亿吨石油储备量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其重大意义可想而知!据悉,国家石油部门有望在2—3年内,对羌塘地区石油储备进行5000米深钻探测。几年后,这块西部荒原将有望“变身”为全国石油基地!

  材料五:继东部“腾飞”、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一轮经济热潮之后,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的构想,在两会期间正式提出。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青藏高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经济带。

(1)

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2)

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3)

材料中有关珠穆朗玛峰身高数据减少3.7米的原因是:

A.

珠穆朗玛峰的地壳下沉了

B.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了3.7米

C.

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更接近真实高度

D.

可能与气候变暖导致“岩升雪降”有关

(4)

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变化对该地区河流水源补给将产生怎样影响?

(5)

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可从气候、河流方面分析)

(6)

分析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

(7)

从石油储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区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试分析本区石油资源开发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A.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ERS—2卫星发回的图像和大气资料表明,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大约为2500万平方千米,大约有2500万吨臭氧消失。
材料二: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可口可乐公司和全世界近200个地区建立了伙伴关系,全球有1600万台冰箱为销售可口可乐服务,每日饮用量高达10亿杯。但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政府举办了全球第一个“绿色奥运会”,不让可口可乐广告进入悉尼。
材料三:《中国环境报》有一篇题为“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了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进行调查,算了一笔细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臭氧层主要在大气分层中的  ____,造成南极臭氧层破坏的物质是  _____
(2)你认为材料二中澳大利亚政府抵制可口可乐广告的主要原因是              
[     ]
A.为了保护国内饮料生产企业的利益,因此拒绝国外饮料
B.可口可乐质量相对较差,不如其他饮料
C.饮用可口可乐会产生大量垃圾,导致环境污染
D.饮用可口可乐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破坏大气环境
(3)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____     ___      ___  等。
(4)材料三中呼吁的“口下留情救树林”符合       __     思想,两名小学生的行为体现了       ___     观念。
B.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久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