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6.该图为大气环流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南半球是 季节. (2)受到b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有 . .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图示季节.亚欧大陆切断了图中 气压带.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 .从而形成亚洲东部地区 季风.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8分)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丙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2)乙地质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3)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4)在乙、丙、丁三处中,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公路在山区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           形弯曲或开凿隧道,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              地带,从          (背斜、向斜)部位穿越。

(6) 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③              ,⑤              。(3分)

(7)若②、③、④分别代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环流,那么洋流名称分别是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材料:B省区的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 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如下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填字母)模式。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
问题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5)扼要说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两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6)A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之一,试分析生长的主要优势条件。
(7)分析C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8)D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粮食生产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材料:B省区的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 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如下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填字母)模式。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

问题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5)扼要说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两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6)A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之一,试分析生长的主要优势条件。

(7)分析C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8)D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粮食生产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9分)
材料一: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多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地区,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也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近年来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图 
材料三: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数值表
 材料四:正在兴建的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日铁路线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西至日喀则,拉日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点。
1.分析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年10月26日,拉萨河干流上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简析旁多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区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1998~2011年间,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拉萨河河谷地区种植耐寒喜凉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作物,牲畜以耐高寒的___________和藏羊为主,属于高寒农牧业区。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拉萨河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析拉日铁路工程“多桥梁和隧道”特点的地理原因及该铁路的建设意义(至少各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上用箭头画出赤道以南太平洋海区各洋流的流向,并用双线表示暖流(平行于已有的洋流标
    示线加画一条线)。
(2)在南太平洋洋流中,对沿岸气候产生明显增温增湿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利
    于形成渔场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图2中C地区风蚀地貌较为普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植被多为耐旱的品种,这些现象都与C地的气
    候紧密相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
(4)从D地到C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该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_______
    条件的影响较大。
(5)从我国上海出发向北,从北纬30度到北纬60度,自然带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逐渐演变为亚寒带针
    叶林带,此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地带性,该规律的产生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的
    变化为基础的。
(6)图中①②代表从上海到旧金山的航线,其中最佳航线是________(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