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结合图(图17)文材料,回答问题。(7分)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2分)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2分)
|
甲省 |
乙省 |
||
人口自然 增长率 (‰) |
2003年 |
2009年 |
2003年 |
2009年 |
5.64 |
4.99 |
8.35 |
7.26 |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3分)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10分)
距离(千米) |
0~200 |
200~500 |
500~1000 |
>1 000 |
人口(万) |
39 054 |
26 740 |
33 452 |
10 344 |
占总人口数(%) |
35,9 |
24.3 |
30.4 |
9.4 |
面积(万km2) |
97 |
133 |
235 |
495 |
占总面积(%) |
10.1 |
13.9 |
24.5 |
51.5 |
人口密度(人/kim2) |
407 |
201 |
142 |
21 |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
<200 |
200~500 |
500~1 000 |
1 000~2 000 |
>2 000 |
人口数量(万) |
73 345.I |
19 427.8 |
8 647.5 |
10 037.1 |
1 590.8 |
人口比重(%) |
64.9 |
17.2 |
7.7 |
8.9 |
1.3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O |
10.2 |
16.9 |
25.O |
32.9 |
人口密度(人/km2) |
507.6 |
199.9 |
53.2 |
41.8 |
5.0 |
(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
(2)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部内陆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M河流域海拔1550~4441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5.3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
材料2:M河流域范围图、M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多年动态变化图和2000年M河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及变化表。
2000年M河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及变化表
(“一”表示减少,“+”表示增加)
土地利用类型 | 林地 | 灌木林 | 高覆盖草地 | 荒漠草地 | 城镇居民用地 | 耕地 | 裸土(岩)地 | 戈壁沙地 |
占总面积(%) | 0.02 | 18.29 | 14.02 | 11.26 | 0.47 | 21.64 | 9.44 | 5.21 |
与1957年相比(%) | -60.5 | -36.5 | -47 | +33.9 | +1198 | +1004.8 | +41.4 | -30.6 |
(1)适合在该流域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灌溉农业
(2)按照河川径流的最终归宿和循环形式,试判断M河的河流类型并说明理由。
(3)你认为M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应对策略?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千米) | 0~200 | 200~500 | 500~1000 | >1 000 |
人口(万) | 39 054 | 26 740 | 33 452 | 10 344 |
占总人口数(%) | 35,9 | 24.3 | 30.4 | 9.4 |
面积(万km2) | 97 | 133 | 235 | 495 |
占总面积(%) | 10.1 | 13.9 | 24.5 | 51.5 |
人口密度(人/kim2) | 407 | 201 | 142 | 21 |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 <200 | 200~500 | 500~1 000 | 1 000~2 000 | >2 000 |
人口数量(万) | 73 345.I | 19 427.8 | 8 647.5 | 10 037.1 | 1 590.8 |
人口比重(%) | 64.9 | 17.2 | 7.7 | 8.9 | 1.3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O | 10.2 | 16.9 | 25.O | 32.9 |
人口密度(人/km2) | 507.6 | 199.9 | 53.2 | 41.8 | 5.0 |
(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
(2)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部内陆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读“2000~2005年我国四个区域土地利用转换表”,回答5~6题。
单位:万hm2
转换 类型 区域 | Ⅰ 旱地— 水田 | Ⅱ 耕地— 林草 | Ⅲ 其他— 水域 | Ⅳ 其他— 城镇 | Ⅴ 林地— 耕地 | Ⅵ 林地— 草地 | Ⅶ 草地— 耕地 | Ⅷ 草地— 林地 | Ⅸ 水域— 其他 |
① | 8.50 | 5.73 | 20.57 | 85.10 | 1.18 | 0.70 | 5.25 | 0.89 | 8.54 |
② | 0.00 | 1.52 | 6.86 | 1.17 | 0.02 | 3.38 | 0.42 | 0.24 | 1.06 |
③ | 0.09 | 51.64 | 3.75 | 7.67 | 1.03 | 2.12 | 13.36 | 13.11 | 4.05 |
④ | 0.06 | 0.40 | 11.80 | 3.68 | 0.13 | 0.26 | 0.08 | 0.09 | 2.30 |
5.表中四区域可能是( )
A.①华中地区 ②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③西部地区 ④青藏高原地区
B.①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青藏高原地区 ④华中地区
C.①华中地区 ②西部地区 ③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④青藏高原地区
D.①黄淮海及长三角地区 ②青藏高原地区 ③西部地区 ④华中地区
6.关于四个区域土地利用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建设侵占大量耕地
B.②地区水域略有扩张,但仍然以草地和未利用土地为主
C.③地区生态脆弱,退耕成效显著,不合理开垦现象消失
D.④地区因退田还湖和城镇扩张,耕地面积减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