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不属于现实人类社会人口问题的是 A 人口过快增长 B 人口环境容量饱和 C 人口城市化 D 人口老龄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读中国各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下图),判断关于中国人口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82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属于年轻型

B.2000年中国进人了老龄化社会

C.1982年以后少年儿童的比重比1964年前低是由于人们自发地实现了生育观念的变化

D.2000年中国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2:“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1)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们

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          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2)下列属于低碳经济的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

A、采用零排放的交通工具

B、使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比如天然气、生物柴油、沼气等

C、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

D、在建筑采暖方面更多使用太阳能,在发电方面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厂、小型水电站等

(3)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请简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砖五国(BRICS)概况:

  材料二: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于20123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本次会晤的主题是: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

  材料三:美国福布斯杂志4日公布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

  材料四: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

  材料五:巴西概况

  巴西城市化概况:195019803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增幅很大,相同增幅的发达国家花多了20年才实现,在这一城市化增幅内,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而巴西只增加了0.6倍。到了2000年,巴西城市化水平达到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金砖五国中,平均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国家),达________人/KM2

(2)

金砖五国中,首都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上的是________(国家)________(城市)。

(3)

金砖五国中,气候类型相同的首都是:

[  ]

A.

北京和莫斯科

B.

新德里和巴西利亚

C.

巴西利亚和比勒陀利亚

D.

北京和比勒陀利亚

(4)

根据材料三,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中,深圳超越上海,成为我国人口最稠密城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

根据材料三,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印度的孟买和新德里分别排第一名和第二名。根据材料五,1950-1980年30年间巴西城市化水平增幅是________,但印度和巴西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城市化水平增长过快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这种现象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6)

根据材料四,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较大的是________(国家),原因是该国________。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中国、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表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该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点)

(7)

根据材料五,说明巴西主要农业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水是生命之源。从古至今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今人类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世界性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山东施工现场同时举行,本次开工的有东线第一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

材料二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三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大运河从江苏将长江水输往华北地区,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从郑州西侧穿越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请在材料二中画出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输水路线。

(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主要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供水紧张问题,试分析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实施国家所有制,这对水资源的配置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13亿人口日的宣传主题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开发人口资源,维护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材料二 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人士介绍,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人口总和生育率(所有妇女的累计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也因此各推迟了4年。 

材料三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按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总量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将达到峰值14.6亿。据分析,在未来20年间,中国每年净增人口将保持在1000万左右。2002年中国15~64岁适龄劳动力将高达9.4亿,占总人口的65%左右。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7%增加到11.8%,预测当峰值到来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高达23%。

(1)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人左右 
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

C.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D. 我国目前人口达到13亿,人口与环境尚属良性循环的关系

(2)下列有关人口生育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B.出生率是决定生育率的基础

C.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

D.影响生育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候、水、土壤等

(3)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4)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必须正视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现实矛盾,坚定不移地执行

                           等基本国策。

(5)面对我国“白发浪潮”(老龄社会)的到来,你认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