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世界上畜牧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的羊毛及羊肉输出国。 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至(7)题。
材料一: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土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75%以上,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农畜产品出口量大,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新西兰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首都气候资料
材料三: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附近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四:左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图,右下图为新西兰南岛A地附近景观图
材料五:前段时间某电视台打出一则奶粉广告。广告词如是说;“雅士利奶粉,来自新西兰,品质自然出众。”老爸看不过,每次看到都说,真想扇那制作广告的人两个耳光……(摘自王树人的博客:http://blog.readnovel.com/user/131077)
阅读材料一至五,回答以下(1)-(7)题。
(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1分)
A. 2月22日16时51分 B. 2月22日8时51分
C. 2月22日7时51分 D. 2月2日8时51分
(2)A处海岸典型地貌景观是 ,形成的原因是 。新西兰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其处在 和 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读图,分析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原因。
(4)新西兰出口的奶制品以奶粉为主,并大量出口。从自然(地形和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新西兰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5)图中B为马博罗(Marlborough),自1973年开垦了第一片商业葡萄种植园以来,该产区目前的产量已占到全新西兰葡萄酒产量的一半以上。马博罗地区夏季温暖,秋季漫长干燥。其土壤以泥沙地为主,含有大量漂石(注:漂石粒径大于200mm以浑圆(棱角)状为主,其含量超过总质量50%;或粒径大于60mm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75%的土)。试分析该地葡萄酒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6)试分析库克海峡风浪大的原因。
(7)简述新西兰南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世界上畜牧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的羊毛及羊肉输出国。 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
至(7)题。
材料一: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土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75%以上,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农畜产品出口量大,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新西兰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首都气候资料
(2月)均温 |
16.1℃ |
(7月)均温 |
8.1℃ |
年均降水量 |
1000mm |
材料三: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附近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四:左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图,右下图为新西兰南岛A地附近景观图
材料五:前段时间某电视台打出一则奶粉广告。广告词如是说;“雅士利奶粉,来自新西兰,品质自然出众。”老爸看不过,每次看到都说,真想扇那制作广告的人两个耳光……(摘自王树人的博客:http://blog.readnovel.com/user/131077)
阅读材料一至五,回答以下(1)-(7)题。
(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1分)
A. 2月22日16时51分 B. 2月22日8时51分
C. 2月22日7时51分 D. 2月2日8时51分
(2)A处海岸典型地貌景观是 ,形成的原因是 。新西兰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其处在 和 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4分)
(3)读图,分析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原因。(3分)
(4)新西兰出口的奶制品以奶粉为主,并大量出口。从自然(地形和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新西兰发展乳畜业的条件。(6分)
(5)图中B为马博罗(Marlborough),自1973年开垦了第一片商业葡萄种植园以来,该产区目前的产量已占到全新西兰葡萄酒产量的一半以上。马博罗地区夏季温暖,秋季漫长干燥。其土壤以泥沙地为主,含有大量漂石(注:漂石粒径大于200mm以浑圆(棱角)状为主,其含量超过总质量50%;或粒径大于60mm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75%的土)。试分析该地葡萄酒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6)试分析库克海峡风浪大的原因。(4分)
(7)简述新西兰南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4分)
1978年,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冒险“包产到户”,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再次聚焦农村土地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到2008年,国际粮价一年内的增长超过50%,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M河的名称是 ,简要说明M河作为气候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3)应对国际粮价上涨,请你为图示区域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将会逐步发展成更为完善的集体经济。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根据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5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有利于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的变化。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干到户”与“小私有的个体经济”有何异同?
(6)概括指出材料四的决定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并简述其理由。
材料五: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对这一制度,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7)我国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对三农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意义重大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8)试说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道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