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塔里木河流域略图

材料二:塔里木河各段水量(亿立方米)和耗用水比例(%)

年份
上游段
中游段
下游段
水量
耗用水比例
水量
耗用水比例
水量
耗用水比例
1956-1959
14.8
26.4
25.8
45.9
15.6
27.7
1960-1969
16.4
30.8
24.4
45.9
12.4
25.3
1970-1979
15.0
34.2
22.2
50.6
6.6
15.2
1980-1989
18.2
40.6
22.5
50.4
3.9
8.7
1990-1995
17.7
45.2
18.8
48.0
2.7
7.8
材料三:2010年11月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调整
(见下表)
行业
2007年水价
2011年水价
备注
种植业
0.0039元/m3
0.019元/m3
超过规定限额20%以内(含20%)的部分,
按照上述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超过规定限额20%以上的部分,按照上述水价的4倍计收水费;未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对擅自挤占生态用水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上述水价的10倍计收水费。
牧业
0.00037元/m3
0.001元/m3
工业
 
0.3元/m3(不含水资源费)
旅游业、
建筑业
 
0.6元/m3(不
含水资源费)
材料四: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了解到,自2001年开展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以来,管理局坚持边治理边输水的治理措施,先后11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由大西海子水库下输水量累计达26.1亿立方米,水头7次到达台特玛湖,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1)结合材料二,概括塔里木河各段水量和耗用水比例的变化特点。
(2)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判断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应该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C.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     D.生态环境的保护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的调整可能产生的哪些影响。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可采取哪些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塔里木河流域略图

材料二:塔里木河各段水量(亿立方米)和耗用水比例(%)

 

年份

上游段

中游段

下游段

水量

耗用水比例

水量

耗用水比例

水量

耗用水比例

1956-1959

14.8

26.4

25.8

45.9

15.6

27.7

1960-1969

16.4

30.8

24.4

45.9

12.4

25.3

1970-1979

15.0

34.2

22.2

50.6

6.6

15.2

1980-1989

18.2

40.6

22.5

50.4

3.9

8.7

1990-1995

17.7

45.2

18.8

48.0

2.7

7.8

材料三:2010年11月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调整

(见下表)

 

行业

2007年水价

2011年水价

备注

种植业

0.0039元/m3

0.019元/m3

超过规定限额20%以内(含20%)的部分,

按照上述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超过规定限额20%以上的部分,按照上述水价的4倍计收水费;未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对擅自挤占生态用水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上述水价的10倍计收水费。

牧业

0.00037元/m3

0.001元/m3

工业

 

0.3元/m3(不含水资源费)

旅游业、

建筑业

 

0.6元/m3(不

含水资源费)

材料四: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了解到,自2001年开展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以来,管理局坚持边治理边输水的治理措施,先后11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由大西海子水库下输水量累计达26.1亿立方米,水头7次到达台特玛湖,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1)结合材料二,概括塔里木河各段水量和耗用水比例的变化特点。

(2)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判断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应该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C.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      D.生态环境的保护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的调整可能产生的哪些影响。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可采取哪些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

   (1)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这里出产的       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       ,修建的          工程享誉全球。

②图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气候方面:                                                            

                                                                            

其它方面: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河流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西部

东部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下图)。

(1)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6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这里出产的       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       ,修建的          工程享誉全球。

②图6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气候方面:                                                            

                                                                      

其它方面: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河流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西部

东部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重点河流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古诗云“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______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________特点;春季在________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_______。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______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____河段,消除水灾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和________。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________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________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