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活动的目的是
[     ]
A、建立与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B、推动亚太地区各成员间的民间交往
C、实现区域经济联系,提升国际竞争力
D、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南亚、东南亚各国间的区域政治、经济合作。2006年11月15日至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际,对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读南亚、东南亚区域图,回答问题。

(l)领导人出访期间,途经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宁可流的分水岭是________山脉。科考专家在该山脉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海洋古生物化石。由此推断该地的地壳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带经济作物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种植十分广泛。分析说明热带经济作物在东南亚地区生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工业结构中,棉纺织工业是巴基斯坦的主导产业。该产业形成的区域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该产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持续增长,在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你认为应加强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我国政府与南亚、东南亚在跨境、越境交通建设方面投人大量研发、开发资金。图中昆明至缅甸西海岸正在修建跨国公路和石油管道运输线。该线路的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南亚、东南亚各国间的区域政治、经济合作。2006年11月15日至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际,对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读“南亚、东南亚区域图”,回答问题。

(1)领导人出访期间,途径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            

(2)A、B河流的分水岭是              山脉。科考专家在该山脉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海洋古生物化石。由此推断该地的地壳变化是    

(3)热带经济作物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种植十分广泛。分析说明热带经济作物在东南亚地区生产特点                                             

(4)在工业结构中,棉纺织工业是巴基斯坦的主导产业。该产业形成的区域优势是                ;为保证该产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持续增长,在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你认为应加强的措施是                            

(5)近年来,我国政府与南亚、东南亚在跨境、越境交通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研发、开发资金。图中昆明至缅甸西海岸正在修建跨国公路和石油管道运输线。该线路的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

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面积最广的自然带是 。 

它们有一些相同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有 等。 

(2)奥斯陆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 

(3)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5)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
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芬兰、挪威和瑞典有一些相同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有                               等。(4分)
(2)芬兰境内湖泊众多,其湖泊形成大多与             作用有关。(2分)
(3)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6分)
(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