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年.江苏省完成了重庆市3000人(万州区1100人.云阳县1900人)的移民安置任务.这次移民主要是因为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C.加强各地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D.缩小东西部差别.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4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本次监测采用航空航天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获取各类信息1.56亿条,建立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回答27~28题。

27.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和GPS B.GIS

C.Windows D.Google Earth

28.下列遏制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加快趋势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A.在草原牧区,增加机井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B.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沙漠地区封沙育草,在缺乏水源的流沙地区设置沙障

C.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首先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

D.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16~19题。

材料一 红网长沙2007年6月12日讯 今天下午,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成果统计情况公布;珠洽会期间,9+2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1254个,投资金额3376.2亿元。此外,第三届珠洽会闭幕至第四届珠洽会开幕期间,9+2各省区共实施合作项目6900个,投资金额4490.8亿元,完成投资2460.6亿元。

材料二 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简称“9+2”),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市场运作的原则,在2004年6月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16.从自然环境来说,“泛珠三角”

A.跨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17.下列关于“泛珠三角”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内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区内有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

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

D.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18.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最丰富的资源是

①石油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煤矿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19.当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状况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B.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

D.珠江口排水不畅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大城市。

(2)二战后,日本经过了①②两次产业转移,其国内主导产业的发展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世纪80年代②转移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_ 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转移到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4)山东省能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问题。

2004年到2007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    的态势。东部沿海各省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      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2004年以来,台胞游客数量一直居首位的是    省,其主要原因是                    

西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2004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台胞游客。举例说明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为吸引更多的台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对该地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中人口数、GDP为2004年资料,完成17题。

 

 

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