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回答30-40题. 39.地震震级的大小取决于 ( ) 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的大小 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 40.此次地震形成了数十个“堰塞湖 .由此可判断与地震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 A.洪涝和火山 B.滑坡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暴雨和沙尘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阅读材料,回答37--40题。

1.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青藏高原一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一太行山

2.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A.哈密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3.青藏铁路经过了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4.下列关于西部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交通、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交通以水运和航空运输为主

B.青藏地区在青藏铁路开通前没有铁路,运输以公路为主

C.西北地区能源资源较少,靠区外支援

D.太阳能、地热等资源是青藏地区的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3

14.7

19.3

24.8

31.2

35.3

36.8

36.1

32.8

26.9

19.5

13.8

降雨量

34.8

23.1

18.4

14.8

4.0

0.0

0.0

0.0

0.1

3.1

20.4

30.4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7

6.8

9.2

14.5

19.9

24.0

26.2

25.6

22.5

17.7

13.5

9.3

降雨量

147.9

119.2

111.3

61.6

53.3

38.7

40.2

73.8

142.6

230.2

170.7

166.0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8

-13.6

-4.5

7.8

16.1

21.9

24.3

21.7

15.3

6.2

-2.4

-9.9

降雨量

10.7

9.2

10.5

10.8

18.0

14.1

18.0

12.7

9.8

12.5

13.5

13. 8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4分)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5分)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水文特征的差异。(5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材料二: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天气预报中重要的参考指标。
1、根据图中气温在10℃时,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     ]
A、15℃
B、25℃
C、30℃
D、35℃
2、一学校地理实验小组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     ]
A、35℃
B、25℃
C、40℃
D、5℃
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也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形起伏不平,使得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应该为自由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相信有一天,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将会很低

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30-31题。

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选项中的四个点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40°N,130°E)                     B.(40°N,140°E)

C.(30°N,120°E)                     D.(30°N,130°E)

2.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