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处的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中,由热力原因形成的两大气压带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3)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地球表面的回归运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在冬季向________移动。
(4)假设地球表面性质是均匀的,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之间地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再受到________的影响,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形成了三个大气环流圈。
(5)我国下列气象灾害中,出现时间与图C所示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
A.洪涝 | B.干热风 | C.寒潮 | D.台风 |
读下面一组图片,分析回答问题:
A.庐山瀑布 B.女神司春
C. 苏州园林的太湖石 D.黄山云海
(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以兼听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
(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如何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形成"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3)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4)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5) “太湖石置于园林中,犹如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表明欣赏太湖石宜采用___________的观赏方法。
(6)要想观赏到黄山的云海,最佳的观赏季节为 ,最佳的观赏天气是 。
读下面一组图片,分析回答问题:
A.庐山瀑布 B.女神司春
C. 苏州园林的太湖石 D.黄山云海
(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以兼听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
(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如何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形成"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3)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4)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5) “太湖石置于园林中,犹如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表明欣赏太湖石宜采用___________的观赏方法。
(6)要想观赏到黄山的云海,最佳的观赏季节为 ,最佳的观赏天气是 。
下图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右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单选)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判断
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该季节,④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
(3)、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 ,受⑥⑦的影响,使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现为 ;
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4)、⑧处形成渔场的原因是 。
(5)、图中亚寒带大陆性(针叶林)气候在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大陆西岸偏低的原因是
。
(6)、①处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一般分布在赤道附近,但是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约南纬20度附近)分布有该气候,试分析原因?
。
(7)、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要说明:上图中①处的自然植被如遭受破坏,地理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
。
(8)、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的季节,( )(单选)
A.孟买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B.塔里木河、尼罗河处于枯水期
C.北印度洋海域由季风洋流、南赤道暖流、索马里寒流组成逆时针环流
D.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向 移动。
⑵.D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为 。(热力因素或动力因素)从气流分布状况看:B地是 ;从气压分布状况看:D地是 ,名称为 。被气压中心D切断的气压带是 。
⑶.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 ,半年后风向为 ,A处风向随季节发生显著改变的原因是 。
⑷.图中E地风速比F地 ,判断依据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