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学案导学 知识点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依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

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做出的贡献。

(1)“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位于下列哪一级天体系统中  (    )   

 A. 河外星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D. 北斗星

(2)如图是“神舟星”小行星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      星和       星。

②“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           星,B是          星。

③此图包含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约是___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依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
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做出的贡献。
(1)“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位于下列哪一级天体系统中 (   )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北斗星
(2)如图是“神舟星”小行星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     星和      星。
②“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           星,B是         星。
③此图包含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约是___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在浩瀚的太空中,“和平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光辉的13年,接待了26支科学实验队伍,进行了16500次科学实验。但近几年来,它历经了多次撞击、漏气、失火事件,工艺和硬件设备日益老化……1999年8月29日清晨5点,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结束了它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学任务,开始进入无人操作的孤独状态。2001年3月23日,已成功坠入南太平洋指定地域。

(1)由于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为何还要花巨资将它带回地球?________。为达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________。

(2)通过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科学家们完成了各种科学实验,这实际是开发宇宙中的________资源。除此之外,宇宙资源还包括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等。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________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________阶段,进入到了空间________阶段。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发展,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是________;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是________。

A.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B.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

C.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D.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位于哪一级天体系统中____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北斗星
(2)读“‘神舟星’小行星的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____________星和____________星。
②“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_____________星,B是____________星。
③此图包含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_,其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测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回答(1)~(4)题:

(1)人类对月球及九大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

[  ]

A.尚未开始

B.古代已有

C.开始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

D.开始于各种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2)人类探测宇宙的长远目的是

[  ]

A.了解宇宙变化规律,创立天文学

B.利用空间资源,发展空间产业

C.地球人口增长过快,向宇宙空间移民

D.为了探索地外文明

(3)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观测地球,并迅速大量收集有关地球信息,主要是利用宇宙空间的

[  ]

A.浩瀚辽阔的特点
B.高真空
C.强烈辐射
D.失重

(4)下列保护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 ②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 ③清除太空垃圾 ④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空间垃圾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