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
(1)下列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
B.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C.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国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
D.讲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2)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文明。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3.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护中华寻等珍惜鱼类洄游产卵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鱼类过剩
阅读下面三份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至此,我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导致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数量增加,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势必增加。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低效和无效管理是造成当今世界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循环经济实施的“3R”原则:
一是减量化(Reduce)原则。目的在于减少生产和消耗过程的物质能量,遏制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从源头上节约资源使用量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Reuse)原则。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采用标准设计和制造工艺,产品和包容器物以初始形式多次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量。
三是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产资源,回收利用,加入新的生产循环。
材料三 中国广西桂林某乡政府,把大批山林承包给某个体户采伐煤炭,然后卖给日本商客,带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乡财政创收,又使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当桂林风景管理处会同林业部门前去制止时,当地乡政府领导振振有词:“我是为民办事。”
(1)材料一说明,庞大的_____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_____政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
(2)我国大部分的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_____,但人均______,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每年净增量大,使资源的______性与需求的______性的矛盾更加突出。
(3)循环经济中减量化原则,既减少了对______的消耗,又减少了______的排放,而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缓解了______和______的矛盾。
(4)从环境问题成因的角度看,材料三是反映了______和______的矛盾。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据此回答(1)~(4)题。
(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
(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的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3)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
A.人口众多,地大物博
B.面临多种环境问题
C.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
(4)我国继海上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 ]
A.保护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洄游产卵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衰竭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上鱼类过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