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即吸收太阳辐射红外线.又是植物光和作用的原料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汽 D.氮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之相伴的还有“全球变暗”,即指由于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可能引起全球变暗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使用矿物燃料等排放出大量细微颗粒物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飞机飞行产生的云迹

8.抑制“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共同的有效措施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C.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D.回收和综合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地球上大气圈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厚厚的大气,好像是地球的外衣,保护着地球的“体温”。据此判断下题:

1.如图表示地球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变化情况(局部)。在①②③④四种变化中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们观测到的大气上界高度比实际高度

[  ]

A.略高

B.略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3.大气中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有

[  ]

A.臭氧和水汽

B.固体杂质和二氧化碳

C.氮气和氧气

D.氩气和臭氧

4.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B.节约用水用电

C.使用塑料袋购物

D.废电池回收利用

5.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质主要来自

[  ]

A.大规模采矿过程中的粉尘

B.大量施用的化肥

C.大量施用的农药和除草剂

D.煤、石油燃烧时排放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气温为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北京时间 2003年 10月 29日 14时 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和图1-9,完成(1)~(4)题。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北京时间 10月 29日 14时 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A.29日 1时 13分

B.30日 3时 13分

C.29日 3时 13分

D.30日 1时 13分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研究认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 候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

     气体导致的              效应有关。

(2)图中表明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               。据图回答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温室气体含量呈         相关关系。

(3)对全球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两种温室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二氧化碳和甲烷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和甲烷

(4)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5)全球气候变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下列地理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其序号填入图中。

①海水膨胀   ②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   ③森林大量减少   ④两极冰川融化   ⑤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⑥海平面上升   ⑦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6)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