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其所受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可逆转的.影响较大的和影响较小的三种类型. 表5-6: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生态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策 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可逆转的.但仍可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的生态环境问题 淹没耕地 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淹没线下耕地受淹 耕地减少.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 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发展大农业.解决耕地不足. 淹没文物古迹 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淹没线下文物古迹受淹 文物古迹受损 对被淹文物古迹实施搬迁.防护 影响珍稀水生生物 三峡大坝的阻隔作用.隔断了中华鲟的洄游产卵路线.影响白鳍豚的栖息环境 影响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1)采用人工繁殖投放措施,(2)在大坝下游江段形成新的繁殖场所,(3)在部分江段建立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 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和库区 人地矛盾问题 农村移民开发.城市迁建处理不当 河流含沙量增大.加剧水库及中下游湖区淤积,破坏库区生态环境 (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牧.果.副.渔大农业生产,(2)改造中低产坡地.三跑田.开发高标准水平梯田,(3)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 泥沙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流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库区和库尾回水区泥沙淤积 影响水库使用寿命,威胁重庆港通航 (1)采用“蓄清排诨 的水库运行方式.使来沙和输沙总体趋于平衡,(2)港口整治.航道疏浚 影响较小且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或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影响大坝安全 (1)三峡坝址及库区为难得的弱震区,(2)工程设计在抗震方面留有余地 影响珍稀陆生生物 人工培育,(3)建立植物园和保护区 [经典例题1] 下列有关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有效减轻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 B.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会使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增多 C.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长江野生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繁殖与生存. D.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解析:解题时首先应明确三峡工程生态效应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其不利影响又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二是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三是对于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危害发生或者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本题中选项B.C错误较为明显.选项D中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并不能减少水土流失.反过来如在移民过程中开发不当.会加剧水土流失.但由于工程建成后.用水电代替了火电.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因此也就减轻了大气污染. 答案:A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至2009年全部竣工.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据此回答下.

(1)

三峡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是下列各组中的

[  ]

A.

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

B.

航运、发电、种植、旅游、移民

C.

发电、养殖、交通、防洪、排污

D.

发电、分洪、供水、航运、清淤

(2)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

[  ]

A.

船闸建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百万移民是否得到妥善安置

C.

长江水域的珍贵生物资源是否得到保护

D.

荆江河段的洪涝灾害是否得到根治

(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表现在

[  ]

A.

有效地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B.

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的淤积

C.

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并可能诱发地震

D.

调解局地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