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中国约6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该区域航道异常拥堵,海盗猖獗,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有向该区域渗透的趋势,随时会造成运输线路中断。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马六甲困局”已经形成了两个可供替代的方案:即缅甸通道和泰国克拉地峡运河。此外,还有另外的设想:修建从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到中国新疆的中巴输油管道,或者是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通往中国西藏的中孟输油管道及将克拉地峡运河改为克拉地峡石油输送管线的设想。
材料二:东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图
(1)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 。
(2)在解决我国能源输送问题的各种设想中,为什么首先考虑了管道运输这种运输方式?
(3)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管道运输线的建设首先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因素。
(4)在图中用“=”标出克拉地峡的位置。
(5)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在众多设想中中缅输油管线有何优势?
(6)图中河流①发源于 ,叫 ,其补给类型主要是 ,该河应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36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1)天涯海角和亚龙湾景观区的海岸类型不同,成因也不同,天涯海角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地貌。亚龙湾海滨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4分)
(2)三亚是海南岛最著名的旅游区,简要说明其旅游资源的优势。(10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智利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全球每年约发生地震9000次,其中21%发生在智利.今年2月27日,智利沿海发生8.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7.3级地震的272倍,但人员伤亡却远没有海地惨重。
| 海地 | 智利 |
震级 | 7.3 | 8.8 |
震源深度(km) | 13 | 35 |
震中距 | 距首都太子 港15km | 距首都圣地亚哥325km 距康赛普西翁115km |
伤亡人数 | 20万人以上 | 700多人 |
(36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1)天涯海角和亚龙湾景观区的海岸类型不同,成因也不同,天涯海角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地貌。亚龙湾海滨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4分)
(2)三亚是海南岛最著名的旅游区,简要说明其旅游资源的优势。(10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智利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全球每年约发生地震9000次,其中21%发生在智利.今年2月27日,智利沿海发生8.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7.3级地震的272倍,但人员伤亡却远没有海地惨重。
|
海地 |
智利 |
震级 |
7.3 |
8.8 |
震源深度(km) |
13 |
35 |
震中距 |
距首都太子 港15km |
距首都圣地亚哥325km 距康赛普西翁115km |
伤亡人数 |
20万人以上 |
700多人 |
(3)试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智利地震人员伤亡远没有海地地震惨重的原因。(8分)
(4)简述秘鲁沿海形成大渔场的原因。(6分)
(5)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倍受人们关注,回答下列问题。(8分)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有的年份,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它常引起太平洋两岸气候异常:在热带太平洋东岸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在太平洋西岸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还使秘鲁等国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历来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中国约60%的石油进口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该区域航道异常拥堵,海盗猖獗,加之国际恐怖势力有向该区域渗透的趋势,随时会造成运输线路中断。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马六甲困局”已经形成了两个可供替代的方案:即缅甸通道和泰国克拉地峡运河。此外,还有另外的设想:修建从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到中国新疆的中巴输油管道,或者是从孟加拉国的吉大港通往中国西藏的中孟输油管道及将克拉地峡运河改为克拉地峡石油输送管线的设想。
材料二:东南亚部分地区地形图
(1)描述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2)在解决我国能源输送问题的各种设想中,为什么首先考虑了管道运输这种运输方式?
(3)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管道运输线的建设首先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因素。
(4)在图中用“=”标出克拉地峡的位置。
(5)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析,在众多设想中中缅输油管线有何优势?
(6)图中河流①发源于________,叫________,其补给类型主要是________,该河应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0分)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
美国 |
28 |
30071 |
中国 |
27 |
132256 |
俄罗斯 |
6.61 |
14289 |
印度 |
5.83 |
109535 |
日本 |
4 |
12762 |
德国 |
3.56 |
8245 |
澳大利亚 |
2.26 |
1973 |
南非 |
2.22 |
4276 |
英国 |
2.12 |
6060 |
韩国 |
1.85 |
4828 |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6分)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6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3分)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9分)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11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