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3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材料一 上世纪80年代,年广九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称为发家致富的楷模;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这期间他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这时“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有人提出要“办”年广九。安徽省芜湖市检察院也正式对年广九提起公诉。
(1)从材料看,上世纪80年代,私营企业面临什么问题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材料二 新华网南京2008年10月9日电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历史性变化。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走出国门”,30年来,中国农民经历了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洗礼,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农民的角色定位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 中国各区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变化图(左图)与中国工业制成品净出口比较优势变化图(右图)。
(3)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类型并简要说明原因。
(4)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并简要说明原因。
材料四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安徽风阳小岗村大胆尝试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5)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
材料五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根本原因体现的主要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什么?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七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江南地区、闽中地区、太原周围及沈阳一带。古人对“天府”的评价标准是气候环境好,宜居,人口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然灾害少,旱涝保收;少发战争,经济持续稳定,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
材料二 2008年第1期《中国国家地理》提出“新天府”这一名词。“新天府”的评价标准是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居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幸福感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貌上相对独立统一的区域。
材料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历史上的“天府”到“新天府”评价标准的变化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新旧“天府”各自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什么?
(2)图中A处表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 。图示区域被列为“新天府”的首选地区,分析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3)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是历史上的“天府”之地,但并不在31个“新天府”的侯选地之列,故与“新天府”无缘。从人口、城市分布、经济规模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明会要》卷五十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省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四川道志》)
四川省的总人口在1958-1961年间连续4年负增长,净减人口达6218349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93.94%。而从1950年到1957年,四川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68万人。
(金辉《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4)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初和1958-1961年,是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两个时期,这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
(5)抗战初期,川军英勇作战,配合友军取得了正面战场上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请写出此次战役的名称和最高指挥官的姓名。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五 《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圈点新天府”活动,是一次旗帜鲜明的生态选美,旨在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和谐相处,呼吁发展的适度与可持续,呼吁健康的生活方式。
(7)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依据。
(8)工业反哺农业是促进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了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判断第题。
1.材料中可看出,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2.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规模
B.一个地区修建了铁路,就会促成这个地区形成一座大城市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增长
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了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判断第题。
1.材料中可看出,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2.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规模
B.一个地区修建了铁路,就会促成这个地区形成一座大城市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增长
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了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判断第以下2题。
1.[c1] 材料中可看出,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2.[c2] 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规模
B.一个地区修建了铁路,就会促成这个地区形成一座大城市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增长
[c1]29.
[c2]3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