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在地球上生存的人口高出很多 500 目前地球陆地上还有大量资源沿未开发.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利用潜力 沿处于开发走步阶段的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能量是难以估量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环境退化(2)地球上的人口已经很多.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 10 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物和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繁出现.这说明人口规模已经过大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枯竭指日可待 人类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3)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口比重和人均GDP(1999)。

材料二  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   

(3)从材料一种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            (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的比重只有           在逐年增加,而            和           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            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划分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三个地带DP,人均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地带
DP比重(%)
人口比重(%)
人均DP(元)
东部
58. 9
41.1
10089
中部
27.3
35.7
5407
西部
13.8
23.2
4217
   材料2: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80
52.3
31.2
16.5
1985
52.9
31.1
16.0
1990
53.8
29.8
16.4
1995
58.3
27.6
14.1
1999
58.9
27.3
13.8
增减
+6.6
-3.9
-2.7
(1)材料1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2)材料2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3)从材料1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      (大、小)一些;材料2说明我国各地带DP所占比重只有        在逐年增加,而      
        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              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经济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DP、DPB.经济发展水平、DP、人均DP
C.人均DP、经济发展水平、DPD.DP、人均DP、经济发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被誉为“中华之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每年利用陆、海、空和网上通道,将市内外的30多亿千克蔬菜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10多个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寿光创建的冬暖式蔬菜大棚传遍大江南北,掀起了全国蔬菜史上的“白色革命”浪潮。根据以上相关材料,回答。

1.近几年,寿光冬暖式温室大棚蔬菜的出现基本上改变了“南菜北运”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甚至出现了“寿菜南运”的局面,你认为左右这种格局变迁的因素是

A.交通运输不方便                            B.价格因素

C.消费者习惯的变化                      D.气候变化

2.“温室大棚”能够反季节种植蔬菜,主要是通过改变以下哪一种因素而实现的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3.原籍寿光现定居济南的小刘在春节回家探亲时发现,济南的蔬菜价格要比寿光的蔬菜价格低,而且周围各地市所产的适宜长距离运输的蔬菜,大都运往寿光进行销售,从而形成了一种“倒灌”的现状,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                            B.价格

C.人们的行为习惯                  D.现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良降低了运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口和人均GDP比重(2004年)。

地 带

GDP(%)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 部

60.4

42

18 216

中 部

26.4

35

9 480

西 部

13.2

23

7 219

材料二 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 份

东 部

中 部

西 部

1980

52.3

31.2

16.5

1985

52.9

31.1

16.0

1990

53.8

29.8

16.4

1995

58.3

27.6

14.1

1999

58.8

27.4

13.8

比重增减

+6.5

-3.8

-2.7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____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___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____和______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下体现合理人口容量相对性的是(  )

A.自然环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等可以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B.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需要增多,最终只会降低合理人口容量

C.合理人口容量对一个地区长期内会高于其短期发展的人口容量,但长期内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短期人口容量的降低

D.一个贫富差距大的社会,因为贫困者生存界限低,所以合理人口容量要比平均分配的社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