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示范围是一个利用绿化将城市和乡村配套较好的环境,从可持续发展考虑,森林对该城市经济发展起了哪些巨大作用(试用字母所在地森林说明)?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2)下面是该城市气候资料,根据气候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地6月22日白昼比广州________,太阳高度比广州________
②该地典型植被是________
③农业基地可种植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耕作制度为________,可种植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根据经济作物的分布在G处可建________厂。
④流经城市的河流径流特点是________,河流上游水库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C、D山地区都能找到三叶虫化石,但水库基底都是恐龙化石的地层,可推断C椝?鈼D之间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
(4)从饮料厂到化工厂图上距离是6.5cm,实际距离是________km。
(5)森林,绿色是优美环境不可缺少的条件,凡是环境绿化得很好的地方,劳动者的心态及精神系统能得到改善,疲劳度减轻。据资料报道,该城市绿化很好的地方人的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工伤事故可以减少。这表明:①环境具有决定作用;②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③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 ]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是村落,是乡村;邑是居民点,有市之邑是城市的雏形;都是早期的城市。通过以上所述: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
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
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
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是村落,是乡村;邑是居民点,有市之邑是城市的雏形;都是早期的城市。
通过以上所述回答: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
A.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
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
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易经·系辞下》记载:“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回答下题。
(1)史料中的“聚”“市”均属……………………………………………………………( )
A.乡村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2)城市和乡村发展(起源)上的联系是……………………………………………………( )
A.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提供产品
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提供劳动力
C.乡村的规模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可以扩大到与乡村连结起来
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3)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之后,定居下来形成“聚”“市”,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