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1)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城市--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态破坏严重 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 (3)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关于环境问题及历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原始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的破坏
  2. B.
    农业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3. C.
    工业社会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有所减少
  4. D.
    20世纪中叶以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日俱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关于环境问题及历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的破坏

B.农业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C.工业社会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有所减少

D.20世纪中叶以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日俱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关于环境问题及历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的破坏

B.农业社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C.工业社会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有所减少

D.20世纪中叶以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日俱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表1,回答问题。
表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10年人口 增长(%)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 (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小题2】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小题3】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表1,回答问题。

表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10年人口  增长(%)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 (2000年)

12.7

11.66

22.89

66.78

10.33

3 611人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

5.84

16.60

70.14

13.26

8 930人

49.7

1.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2.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3.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