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A.全部位于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B.绝大部分位于地形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上 C.全部位于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纬度地带 D.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而建设“宜居城市”,一个基本依据就是确定人口规模。专家根据“生态和水资源承载力法”、“就业岗位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三种方法预测,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回答4~题。

4 “宜居人口”符合(  )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 D.最低人口

5.1972年联合国人类6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00万宜居人口”是不确定的,而“110亿全球人口”才是相对确定的

B.悲观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C.对于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都是以生态和水资源的承载力为标准的

D.合理消费是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之一

6.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北京每年净增人口不宜大于20万。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2007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O~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其中:65岁及以上

132129

59379

72750

68048

64081

25660

91129

15340

10636

100.0

44.9

55.1

51.5

48.5

19.4

69.0

11.6

8.1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l)材料1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5分)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日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2分)

(3)下列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l分)()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4)材料3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2007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2 129

100.0

其中:城镇

59 379

44.9

乡村

72 750

55.1

其中:男性

68 048

51.5

女性

64 081

48.5

其中:0~14岁

25 660

19.4

15~59岁

91 129

69.0

60岁及以上

15 340

11.6

其中:65岁及以上

10 636

8.0

材料2:

材料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2反映我国人口今后仍将维持    趋势,到21世纪    年代时达到基本平衡。

(2)材料1、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但同时还有反弹的隐忧,现在的低生育水平须依赖________。

(3)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4)材料3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2007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2 129

100.0

其中:城镇

59 379

44.9

乡村

72 750

55.1

其中:男性

68 048

51.5

女性

64 081

48.5

其中:0~14岁

25 660

19.4

15~59岁

91 129

69.0

60岁及以上

15 340

11.6

其中:65岁及以上

10 636

8.0

材料2:

材料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2反映我国人口今后仍将维持    趋势,到21世纪    年代时达到基本平衡。

(2)材料1、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型,但同时还有反弹的隐忧,现在的低生育水平须依赖________。

(3)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4)材料3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格局(左图)。右图是江苏省铁路分布图。表1是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表2是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表3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阅读以下材料和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表1:上海经济腹地层次表

腹地
范围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亿)
第一层次
上海、浙江13个市
10
0.274
第二层次
安徽、江苏、浙江
34
1.7
第三层次
长江流域
180
4
表2:上海市科研实力数据
现有科研机构
(个)
科技人员
每万人中拥有学
文化程度人数
熟练技术工人和优秀管理人才
1017
600000
6334
居全国首位
表3: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与构成(亿元)
年份
城市基础
设施总计
电力建设
交通运输
邮电
市政建设
1979-1990
243.76
75.43
58.74
18.15
46.00
1991
61.38
19.79
14.49
4.58
13.37
1992
84.35
19.70
15.01
6.43
29.56
1995
273.78
57.33
25.94
53.42
102.06
1997
412.85
80.24
85.06
61.04
134.27
  (1)以下关于沿江地带的功能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2分)
A.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B.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C.是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D.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2)综合分析新建铁路B和在建铁路A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分)
(3)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的开发为上海的发展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机遇。1996年6月《财富》杂志发表一项调查结果,上海被评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城市。分析上海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