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右图,回答32~33题。
1.A附近地区著名的农作物和河流下游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稻、土地荒漠化 B.棉花、水土流失
C.甜菜、土地盐碱化 D.棉花、土地荒漠化
2.A附近地区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水源 B.降水 C.土壤 D.光热
读右图,完成32~35题:
1.2007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2.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P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3.图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明显增加 B.夏汛明显 C.含沙量增大 D.结冰期长
4.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读右图,回答32—34题。
32.读以下农业区:①松嫩平原,②长江三角洲,③海南岛,④黄河下游地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④、c③、d①
C.a③、b④、c①、d②
D.a②、b④、c①、d③
33.图中b、c两地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34.图中a、b两地都有棉花的种植,两地相比,b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
A.春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收摘 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花的生长
读右图,回答31~33题。
31.①地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32.从①→②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33.决定由直线①→②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
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高度 D.光照
读右图,回答32—34题。
32.读以下农业区:①松嫩平原,②长江三角洲,③海南岛,④黄河下游地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④、c③、d①
C.a③、b④、c①、d②
D.a②、b④、c①、d③
33.图中b、c两地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34.图中a、b两地都有棉花的种植,两地相比,b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
A.春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收摘 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花的生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