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全面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是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指数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区耕地变化情况表(耕地面积和人口均为1996年数据)

区域

耕地

面积

(km2)

人口

(万人)

1996―2004年

耕地减少

面积(km2)

1996―2004年耕地减少去向比重(%)

建设

占用

灾毁

耕地

生态

退耕

农业结构

调整

北京

4024

1259

140.80

25.89

3.53

39.73

30.85

内蒙古

55689

2232

1009.60

1.78

2.26

95.27

0.69

上海

2948

1419

71.30

62.58

5.73

13.27

18.42

江苏

44720

7110

344.80

37.27

3.26

8.70

50.77

浙江

16400

4343

244.70

44.30

1.25

22.39

32.06

江西

23164

4105

142.60

17.33

0.91

68.99

12.77

福建

12135

3261

66.50

36.61

8.37

2.44

52.58

广东

23525

6961

248.60

13.76

1.23

1.88

83.13

湖北

33794

5825

278.20

9.99

2.10

69.77

18.14

四川

62224

8428

613.50

5.96

1.74

70.27

22.03

甘肃

34860

2467

374.20

2.36

0.55

91.24

5.85

宁夏

8110

495

373.60

2.29

0.20

96.56

0.95

材料二: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注:P为人口总量;G为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为粮食播种面积;Y为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三: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据材料一分析,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      

2、生态退耕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        ,退耕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保护湿地       B.防止土地沙漠化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止地质灾害

3、江西省的生态退耕主要是退田还      ;四川省的生态退耕主要是退田还        

4、根据材料二中的公式P×G=C×Y判断,下列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A.P×GC×Y>0          B.P×GC×Y =0            C.P×GC×Y <0

主要原因是                                                                  。

5、根据材料三分析,人类可以通过             、              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分别是                     、                         。

6、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反映某一产业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并根据区位商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Q

  其中N1为研究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1为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N0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A0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数)。下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5个城市(上海、杭州、绍兴、台州和舟山)纺织业的区位商,及其在长三角地区所占比重。

  材料二:下表为5个城市(上海、杭州、绍兴、台州和舟山)生产单位纺织产品成本分析。

  材料三:绍兴纺织能在十余年间迅速发展,主要走的是粗放式产业、中低端产品的发展路线,产业链整合不够、获利空间小、科技含量少、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料能源成本上涨、过高的国际依存度等问题一直存在。在欧美对我纺织品设限压力下,出口受阻、产能闲置、工人离岗、工厂停产等系列问题考验着绍兴的纺织业,其面临的产业升级困惑无疑在全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根据区位商指标,五个城市中纺织业最具优势的两个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城市发展纺织业的共有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就绍兴纺织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回答问题。


1.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 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1. A.
    ①②
  2. B.
    ②③
  3. C.
    ③④
  4. D.
    ①④

2.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 A.
    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2. B.
    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3. C.
    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4. D.
    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3.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1. A.
    ①③
  2. B.
    ①④
  3. C.
    ②③
  4.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这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灾的成因与教训:1998年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说,主要是天灾造成的。当然也与多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有关。这次洪水再次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洪灾这件坏事中引出有益的结论:这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决定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连续13年每年拨给四川省4.8亿元,四川省出资4.8亿元,用于森林工业经营林、保护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发布关于四川西部三角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地区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同时,将帮助森林工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开辟新的财源。

(1)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滥伐森林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试从季风气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长江容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这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灾的成因与教训:1998年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说,主要是天灾造成的。当然也与多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有关。这次洪水再次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洪灾这件坏事中引出有益的结论:这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决定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连续13年每年拨给四川省4.8亿元,四川省出资4.8亿元,用于森林工业经营林、保护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发布关于四川西部三角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地区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同时,将帮助森林工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开辟新的财源。

(1)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滥伐森林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试从季风气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长江容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