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地区有这样两句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据此回答1-2题. 1.这两句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随意性 2.当上述地区种植小麦时.下列各地的小麦正处在生长晚期.即将收割的是 ( ) ①黄淮平原 ②三江平原 ③恒河平原 ④墨累-达令盆地 ⑤美国中部小麦区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近几年,在D地区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风不停,民不宁;沙不固,民不富。”2002年以来,康平县委、县政府提出“林农牧”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材料三:辽宁省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

年份

全省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全国排名

1957

102

14

2

1995

4974.9

5.4

5

2009

28152.73

5.1

5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          ,比较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    (3分)

(2)描述流经C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    (3分)

(3)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  (3分)

(4)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简述其目前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气温、气压、天气)的变化。

(2)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3)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自然灾害,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自然灾害是什么?为什么有关专家提出了这样的治理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我国某地区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15分)

(1)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是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4分)
(2)图示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其坝址位于           省(填字母),该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功能是               。(3分)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
(4)针对图中 A 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我国某地区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是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2)图示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其坝址位于            省(填字母),该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功能是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4)针对图中 A 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分布的典型地区,例如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流传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古老农谚;但是山东莒县气象局将其修改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据此完成小题。

1.材料中的两句农谚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 计划性   B. 季节性   C. 周期性   D. 地域性

2.山东莒县气象局修改农谚的根据可能是:

①土壤比原来更肥沃  ②气候变暖的影响

③小麦良种的培育运用④改善了水源条件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