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综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光热资源
5.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综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光热资源
5.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 淡水资源 B. 渔业资源
C. 石油、天然气 D. 煤炭、铁矿
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A. 水体富营养化 B. 水体放射性污染
C. 外来物种入侵 D. 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 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
A. M=N B. M>N C. M<N D。无法确定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中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被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和216个生态功能区。结合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回答1~3题。
(1).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2).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主体功能区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主体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
D.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 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 ce—光照充足、风沙大 D. dg—气候湿润、林地多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 |||||||||
粮食总产量(亿吨) |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 粮食单产(吨/公顷) | |||||||
全国 | A、B、C 三省 | 东北 三省 | 全国 | A、B、C 三省 | 东北 三省 | 全国 | A、B、C 三省 | 东北 三省 | |
1985 | 3.79 | 0.76 | 0.36 | 1.09 | 0.17 | 0.13 | 3.84 | 4.47 | 2.77 |
2005 | 4.84 | 0.81 | 0.74 | 1.04 | 0.15 | 0.16 | 4.65 | 5.40 | 4.63 |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