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热力环流原理.根据等压线的判断原理判断.a海拔高气压低.b海拔低气压高.在近地面.陆地等压线低凹海洋等压线高凸..陆地气压等于海洋气压.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是夏季. 27考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季风环流.定位能力.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c是陆地.e 是海洋 .从经纬度判断e位于北太平洋.1月份形成的是阿留申低压.d是亚欧大陆.形成的是亚洲高原.b位于冰岛附近.形成的是冰岛低压.1月东亚季风盛行西北风.南亚季风盛行东南风. 28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区域定位.从地理位置判断出A是地中海气候 .B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是温带季风气候.从图中看出E是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分析新疆长绒棉的生产优势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上考虑. 29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由图中的等压线分布来看.A处为一低压中心.B城市位于该低压中心的北部.B.D两城市进行风力比较时.重点比较等压线的疏密.(2)题选项中各地只有三江平原在低压控制下(3)图中 C地将经历冷锋过境.会出现阴雨天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气压高低。地面A比B气压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气压_______(高或低)。(2分)
(2)A、B、C、D气压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1分)
(3)A比B的气温______(高或低)。(1分)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B、C、D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5)图中热力环流的过程,先有大气的______运动,后有大气的______运动。(2分)
(6)如果A是陆地,B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风(海风或陆风)。(2分)
(7)当A气压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时,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冬或夏),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高或低)压切断,这体现了______对大气环流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气压高低。地面A比B气压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气压_______(高或低)。(2分)

(2)A、B、C、D气压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1分)

(3)A比B的气温______(高或低)。(1分)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B、C、D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5)图中热力环流的过程,先有大气的______运动,后有大气的______运动。(2分)

(6)如果A是陆地,B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风(海风或陆风)。(2分)

(7)当A气压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时,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冬或夏),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高或低)压切断,这体现了______对大气环流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探究题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6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甲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热力环流原理。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乙图中用箭头表示空气环流的运动方向。

(2)在乙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________处气温较低,________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

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可能是亚洲大陆的是________,我们感受到的西北风应是数字________,造成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的________不同。

(3)

若此图是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________气压带,B处为________气压带,③处为________风带。

(4)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________处为海洋,在水循环①-④各环节中,我国的夏季风应属环节________,能直接给陆地补充淡水的环节是________。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华北平原的深厚土层都与环节________有关,此环节称________。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等措施来调节其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减少洪涝灾害;通过________等措施改变其空间分布,以解决一些地区水源的不足;坡地造林可使其流速________,下渗量________,从而收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个六面封闭的透明的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薄纸片B(如图)。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该实验验证的是热力环流原理。

(1)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____(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____(左或右)偏。

(2)

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按从先到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空气受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的差异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③②

(3)

如果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等压面,比较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的高低顺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