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读下面材料.完成32题. 材料一 “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材料二 目前浙东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水平(元) 环保门槛 浙东某市 5000 30 2000 禁引污染企业 苏北某市 <5000 2 800 免征排污费 (1)目前.浙东地区移出的产业主要是 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有 A.劳动力数量增加.成本上升 B.其他地区具有市场.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 C.本地产业升级的需要 D.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能得到缓解 (2) “腾笼换鸟 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③ D.③④ (3)如何实现长江三角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您的建议 读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分布图.回答33题. (1)我国严重荒漠化的省级行政区有 . . , (1)我国严重荒漠化的省级行政区有 . . 等,分析这些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2)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红色荒漠 .(指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比较“红色荒漠 与北方荒漠化的区别.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贝壳是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中软体动物的外壳,其近年来逐渐在各种工艺品、餐

饮器皿等各工业方面得到大量运用,工业所需的贝壳原料主要来源于滨海沿岸的

贝壳堤而形成的贝壳堤矿。贝壳堤是由含有大量贝壳的沙质物质在海滩堆积起来

形成的,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当贝壳地质储量达到开采要求的称为贝壳堤矿。

1)请在Ⅰ图中标注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贝壳堤矿应在Ⅰ图中的哪一位置________(填字母);在Ⅱ图中的________

位置(12)。

3)贝壳堤形成的滨海以________外力作用为主。根据这种外力作用的发生推断,

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多形成贝壳堤矿。

4)贝壳堤矿是由海洋________资源形成,属于________(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一般形成距今时间短,因此埋藏________(深或浅)。

5)贝壳堤矿的不合理开采往往导致当地海岸生态环境发生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贝壳是沿海地区常见的海洋中软体动物的外壳,其近年来逐渐在各种工艺品、餐

饮器皿等各工业方面得到大量运用,工业所需的贝壳原料主要来源于滨海沿岸的

贝壳堤而形成的贝壳堤矿。贝壳堤是由含有大量贝壳的沙质物质在海滩堆积起来

形成的,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当贝壳地质储量达到开采要求的称为贝壳堤矿。

1)请在Ⅰ图中标注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贝壳堤矿应在Ⅰ图中的哪一位置________(填字母);在Ⅱ图中的________

位置(12)。

3)贝壳堤形成的滨海以________外力作用为主。根据这种外力作用的发生推断,

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多形成贝壳堤矿。

4)贝壳堤矿是由海洋________资源形成,属于________(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一般形成距今时间短,因此埋藏________(深或浅)。

5)贝壳堤矿的不合理开采往往导致当地海岸生态环境发生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分)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该耕作法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粮食收割后,不焚烧作物秸秆,而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 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保护性耕作法”实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前后,N地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10分)
(2)N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3)就保护M地和N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完成1~2 题。

材料一: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6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10.0m高的旗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其结果知下表:

北京时间

11:00

11:20

11:40

12:00

12:20

12:40

13:00

影长/m

11.20

10.90

10.6

10.3

10.0

10.3

10.6

材料二:图是太阳每年巡天一周的运动路径图,E 为地球。

1.该校的地理坐标为

A、115°E,45°N  B、125°E,45°N

C、115°E、60°N  D、l25°E,30°N

2.这一天,太阳位于图1中的

A、A 点附近  B、B 点附近  C、C 点附近  D、D 点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完成题。

   图15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                                                。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                       

(2)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3)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

(4)在我国加入WTO后的过渡阶段,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对该镇主要出口企业将带来的机遇主要是                                                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