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下列属于人民政府为改变“蜀道难 面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修建的铁路是 A.鹰厦铁路 B.湘黔铁路 C.宝成铁路 D.成昆铁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多次决口泛滥,又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与河段长度年年增加。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86亿元。

  2002年7月4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11个闸门依次徐徐开启,315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水流,犹如宣泄的巨浪,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奔向黄河下游河床,从而拉开了世界水利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人工原型试验——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的序幕,这一刻是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里程碑,是世世代代人们由被动治黄向主动治黄的转折点。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

A.

修建小浪底工程

B.

下游修筑黄河大堤

C.

中游注意水土保持

D.

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2)

黄河水断流越来越频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

黄河上游土质疏松

B.

气候异常

C.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D.

工农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复种指数是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仅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复种指数和作物熟制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并分析图中A、C两地复种指数不同的原因。(14分)

⑵清人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山城夜景是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不览夜景,未到重庆”,雄伟的山城重庆,以辉煌的夜景闻名海内。

重庆市辉煌夜景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4分)

⑶从自然条件分析B、C两地暴雨诱发的灾害及成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材料二:如图所示:
探究1:在李白时代,为什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现在四川省交通发达,公路、铁路密集,对外联系、交流非常便利,人们再也不是“尔来四万八
            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试分析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仔细观察四川省及周边地区的地图,分析、总结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或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1)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需问,十九布依人。”它描绘的地区应是:

[  ]

A.

湘西

B.

桂林

C.

云南路南

D.

贵州黄果树

(2)

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而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  ]

A.

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

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

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

“云贵万重山”下的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利用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从地理角度考虑,正确的是

①黄河的主要水源来自大气降水。②黄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是来自高耸的青藏高原。③注入渤海的黄河水不可能重回黄河④流入渤海的黄河水还可能再回黄河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复种指数是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仅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复种指数和作物熟制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并分析图中A、C两地复种指数不同的原因。(14分)
⑵清人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山城夜景是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不览夜景,未到重庆”,雄伟的山城重庆,以辉煌的夜景闻名海内。
重庆市辉煌夜景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4分)
⑶从自然条件分析B、C两地暴雨诱发的灾害及成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