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6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X.Y代表的气压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B.X是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C.Y是反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D.Y是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15.图中X附近的锋面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 A.天气晴朗.温度升高 B.降雨.刮风.降温 C.连绵阴雨.气压降低 D.多云.闷热.无风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2007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6~8题。

6.关于图中X、Y代表的气压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B.X是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C.Y是反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D.Y是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7.图中X附近的锋面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A.天气晴朗,温度升高       B.降雨、刮风、降温

C.连绵阴雨,气压降低        D.多云、闷热、无风

8.图中所示季节,正值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的农场

A.播种小麦的季节                 B.收割小麦的季节

C.在牧场上放牧的季节        D.剪羊毛的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2007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6~8题。

6.关于图中X、Y代表的气压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B.X是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C.Y是反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D.Y是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7.图中X附近的锋面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A.天气晴朗,温度升高       B.降雨、刮风、降温

C.连绵阴雨,气压降低        D.多云、闷热、无风

8.图中所示季节,正值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的农场

A.播种小麦的季节                 B.收割小麦的季节

C.在牧场上放牧的季节        D.剪羊毛的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2007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6.


1.关于图中X、Y代表的气压系统及其气流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1. A.
    X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2. B.
    X是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3. C.
    Y是反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旋转
  4. D.
    Y是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旋转7.

2.图中X附近的锋面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1. A.
    天气晴朗,温度升高  
  2. B.
    降雨、刮风、降温
  3. C.
    连绵阴雨,气压降低  
  4. D.
    多云、闷热、无风8.

3.图中所示季节,正值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的农场


  1. A.
    播种小麦的季节
  2. B.
    收割小麦的季节
  3. C.
    在牧场上放牧的季节  
  4. D.
    剪羊毛的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8月1日,在“奥运会”即将举办前夕,我国又一次迎来了观察特殊天象______日全食千载难逢的机会。掀起了我国日全食观察以及日食带经过地区狂热的旅游热潮。

材料一:2008年8月1日将发生一次日全食天象,日食带将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进入我国境内,然后基本沿河西走廊扫过甘肃、陕西、山西最后在河南境内结束。

材料二:下图是2008年8月1日天空云量及日食状况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此次我国观察日全食最理想的城市是               

(2)指出我国日全食经过地区天空云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请解释其成因。

(3)“石窟”是日食带地区最著名的人文景观,试分析这个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

(4)沿日食带地区由西向东,旅游者发现了在拍摄到的自然景观照片,天空背景的蔚蓝色逐步变得灰蒙蒙,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是由于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9日至31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华南等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
材料二  2011年云南省气候出现异常,1至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548毫米,比常年偏少127毫米,是自1959年以来第二少年份。
材料三 下图为2011年8月2日我国部分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图。
(1)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济南、郑州一带最易出现_______旱。
(2)结合材料分析西南地区此次严重旱灾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说明预防干旱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