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中形成较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促进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D市位于__________(地形)上,该市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
(4)B市适合发展__________工业,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_________。
(5)E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哪一地点最有可能兴起一座城市,请用“⊙”在图中表示出来。
(7)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图中F、G所示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中形成较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促进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D市位于__________(地形)上,该市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
(4)B市适合发展__________工业,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有_________。
(5)E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哪一地点最有可能兴起一座城市,请用“⊙”在图中表示出来。
(7)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图中F、G所示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 图8-1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二和图8-1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两个地貌景观名称。(6分)
(2)据材料三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6分)
(3)材料四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8分)
(4)截止到2011年底,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为贫困人口,而酉南地区则占我国贫困人口数的40%左右。材料五为我国西南某地农业景观图,这种地理环境可形成一种典型的贫困类型。据材料五为这种贫困类型命名,并据图指出这种贫困产生的原因。(6分)
`
读右图“亚洲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
北京的自然带应对应图中的 (填字母)自然带。
⑵ 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自然带
A C
D E
从C—E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规律,在 纬度带表现最为明显?
⑶ B和A纬度位置相近,但自然带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4.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最重要的标志是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污染、 污染等。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扬州模拟)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区,试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图中①、⑦所示地点适宜建立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该城市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郊区农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________地最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试简述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