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 图8-1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二和图8-1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两个地貌景观名称。(6分)
(2)据材料三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6分)
(3)材料四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8分)
(4)截止到2011年底,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为贫困人口,而酉南地区则占我国贫困人口数的40%左右。材料五为我国西南某地农业景观图,这种地理环境可形成一种典型的贫困类型。据材料五为这种贫困类型命名,并据图指出这种贫困产生的原因。(6分)
`
图21为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B处地质构造是 ▲ 。
(2)图示区域的河流,一般来说在平直段 ▲ (左、右)岸坡度较大,这是在 ▲ 影响下的结果。
(3)如果③地区植被遭破坏,C地区发生 ▲ 灾害的可能性会增大,这反映地理环境的 ▲ 特征。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与宁波相比,②地的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比宁波 ▲ (大、小)
(5)①、②两地较易形成城市的是 ▲ ,相比而言,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
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在治理沙漠时植树种草应在F的 (左、右)侧。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__地形。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是由 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沙丘是由 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 。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为 ,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 地形。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等。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及该地区所面临的三个问题的相互关联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图片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
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露天开矿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 B.种草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大力发展核电 D.发展航空交通,减轻地面压力
(3)下列各项是上右图中关联现象的中间环节,请按因果关系将其字母代号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生产条件恶化,粮食单产下降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c.人均资源和人均收入减少 d.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4)造成上右图中恶性循环的关键问题是“贫困”,《2l世纪议程》把消除贫困作为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最优先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原则提出的。
(5)该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耕垦指数达到50%左右,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因遭到破坏而更加恶化,农民长期不能摆脱贫穷状态。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你认为,对该地区进行综合治理适宜采取哪些措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