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 ) A.对地质构造的研究 B.对地震波的研究 C.对地热能的研究 D.对地质灾害的研究 答案: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B.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C.严格地说,地球上没有两个资源环境完全相同的地区

D.所有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

(3)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  ]

A.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B.水资源丰富的大平原,一定吸引着众多的人口来居住

C.人类每次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4)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主要体现在

[  ]

A.某些资源的总量虽然是巨大的,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

B.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C.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

D.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有限的

(5)自然资源按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沼气属于________资源;天然气属于________资源。

(6)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是

[  ]

A.数量极其有限

B.永远不可再生

C.再生速度远远长于人类历史

D.再生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7)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社会第一级生产有

[  ]

A.农林牧业
B.渔业和矿业
C.纺织和造纸业
D.交通运输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月1日上午9时,轰隆隆的巨响从天际传来,按计划9时16分着陆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62000米高空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此次空难震惊了全世界。

  材料二 莫斯科时间2003年2月2日15时59分,俄罗斯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艘“进步M47”货运飞船,它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燃料、食品、科研装置和邮件。

  材料三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飞船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清晨6时23分(北京时间)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和“进步M47”货运飞船发射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________、________。

(2)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和应降落的航天中心位于________,它在发射上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拜科努尔发射场位于________(国家),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________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上两个发射场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我国“神舟”号飞船选择在冬季及晚上发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B.为了保密

C.因为气象条件好

D.便于南大洋上的“远望号”测控

(4)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时位于大气层中的________,此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空气________运动强烈。

(5)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美国第一架投入商业运行的航天飞机,也是人类第一架投入使用的航天飞机,它于________年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从________阶段进入了________阶段。

(6)此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实验。7名宇航员完成了16个国家设计的80项科学实验。其中“蚕在太空吐丝结茧”是我国北京景山学校学生设计的实验,该实验主要研究太空失重环境对蚕卵、蚕的幼虫和成虫等发育的影响,以及探讨通过太空环境改善蚕丝品质的可能性。这项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宇宙的________资源。

[  ]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7)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有7名宇航员,除6名美国宇航员外,伊兰·拉蒙是________国家历史上第一位上天的宇航员。与俄罗斯“进步M47”货运飞船对接的国际空间站上也有美、俄两国3名宇航员,这说明空间资源开发日益走上________的道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