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工业结构的轻重比例变化的特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河;河流流入________洋。

(2)C点是第二“欧亚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最西端________,该大陆桥最西端的终点是________(城市)。

(3)盆地E和D是我国某些商品性农产品(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其E处生产农作物是________,D处生产农作物是________。

(4)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5)为了加快本区的发展,从吐鲁番到喀什的________铁路已于1999年12月6日建成通车。

(6)在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你认为D盆也将会被建设成________基地。按一般地质原理推论,图中的________侧地质构造为储油构造。

(7)塔里木河以________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变化而变化。在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中,新疆人开发利用的重点是________态水资源,新疆的城市,一般都座落在________上,表明其城市的分布与水资源的关系非常密切。

(8)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________。

(9)位于新疆境内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该区境内草场类型主要为________。

(10)下列关于新疆及周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绿洲中瓜果甜美得益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唐朝时期阿尔泰山地区和阿姆河流域一带均属中国的领土③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瓜果、甜菜、茶叶等④进入90年代,我国政府对“东突”恐怖势力进行坚决的打击,说明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与“长江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玺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个区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1)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对外开放,分析“珠三角”发展经济特区经济政策
    制定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2)自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在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已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3)材料三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珠江三角洲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分别有
    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您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材料二: 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材料五: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4分)

(3)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材料二: 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材料五: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4分)

(3)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1)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

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2)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三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材料四:如图

 

 

 

 

 

(3)读以上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

(4)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

(5)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有那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