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7).完成下列要求: ⑴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A.20°N,30°E B.25°N,25°E C.23.5°N,60°W D. 40°S,120°W ⑵ 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⑶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 ② ③ ④ ⑷ 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 ⑸ 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⑹ 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7中的 段. 图7 ⑺ 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⑻ 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B.赤道上昼夜平分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 南极圈内为极昼 ⑼ 当地球运行至① 位置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上海 B.广州 C.海口 D. 沈阳 2.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8), 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A.C两地夏季大气环流形势有何不同. . (2)冬季.D地的气候深受哪种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 . (3)在B点上标出该地冬季盛行风的风向. (4)在E点上标出该地夏半年盛行风向 (5)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典型? . 3.读图9完成下列要求. 图9 (1)将图中B.D.F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列 . (2)A.B两点相比.盐度较低的是 点.因为 . (3)C.D.E三处相比.水温最低的是 点.因为 . (4)在图中标出甲和乙.分别代表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域. 4.看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地貌名称是 . (2)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5.分析图11.回答以下各题. 图11 (1)若图10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 处温度较低. 处气压较低.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原因是 .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那么A.B中哪个是城区 .判断理由是 . (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气压带. (4)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处为海洋.在水循环①一④各环节中.我国的夏季风应属环节 .能直接给陆地补充淡水的环节是 .黄土高原 的千沟万壑.华北平原的深厚土层都与环节 有关.此环节称 .人类可以通过 等措施来调节其季节和年际变化以减少洪涝灾害.通过 等措施改变其空间分布.以解决一些地区水源的不足.坡地造林可使其流速 .下渗量 .从而收到 和 的效 益.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某年份世界和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坐标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读图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是

A.发达国家  B.北美洲   C.美国和日本   D.韩国和日本

(2)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应予以适当控制 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③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④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图中400mm,800mm为年降水量),回答(1)、(2)题。

(1)读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判断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A50km                             B110km

C160km                             D300km

2)绘出图中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3)判断甲、乙两图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候直方图是__________(甲、乙)图,并根据图示资料,分析ab剖面附近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4)另一幅直方图反映的是都江堰附近地区的气候资料,与ab剖面附近区域相比较,都江堰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在筑堰之前,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5)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与青城山一起)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此回答(1)~(3)题。

(1)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

[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2)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  ]

A.水圈

B.生物圈

C.地幔

D.大气圈

(3)内外圈层的过渡圈层是

[  ]

A.水圈

B.生物圈

C.岩石圈

D.大气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7年4月23日公布了拍摄到的首批太阳“三维立体照”。这些照片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太阳爆发的情况。太阳爆发主要指太阳因内部核能爆炸而产生的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其中,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其抛射出的物质能在地球上产生其壮观的极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读上图可知,日冕位于图中的(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3).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①山脉的隆起

②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地震频发,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

③世界很多地区降水异常,出现洪涝灾害

④潮汐现象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