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的稀硫酸 B.用250ml容量瓶配制250ml 0.2mol /L的NaOH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量11.75克NaCl晶体 D.用分液漏斗进行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

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微粒A、B、C为分子,D和F为阳离子,E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lO个电子;B溶
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D和E;C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将A、B和含F离子的物
质混合后可得D和一种白色沉淀。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请回答:
(1)基态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在A、B、C这三种分子中,属于非极
性分子的有     (写化学式)。
(2)下列有关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配合物中可作为配体    b.该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由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的稳定结构
d.含1 mol B的液体中有3 mol氢键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D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
    
(4)构成C的中心原子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其中有一种为空间网状结
构,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该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该
立方体的顶点上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原子。
(5)光谱证实F与烧碱溶液反应有Na[F(OH)4]生成,则Na[F(OH)4]中
不存在    。(填字母)
a.金属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f.配位键    g.键    h.
B.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某些染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实验室可用苯胺、浓硫酸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合成。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250mL的仪器a,加入10mL苯胺及几粒沸石,
放人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再分别
装上冷凝管、温度计等。
②将a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约2.5 h。
③将反应产物冷却至约50℃后,倒入盛有100 ,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晶体析出。用该烧杯中的少量冷水将a内残留的产物冲洗到烧杯中,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④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炭脱色),抽滤,收集
产品,晾干。(提示:100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
溶解6.67 g)
(1)仪器a的名称是     。步骤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便于控制温度  B.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温度计的水银球也可浸在油中
(3)步骤③用冷水洗涤的优点是     
(4)步骤③和④均进行了抽滤操作,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一二,然
        
(5)步骤④有时需重复进行多次,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

  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微粒A、B、C为分子,D和F为阳离子,E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lO个电子;B溶

  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D和E;C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将A、B和含F离子的物

  质混合后可得D和一种白色沉淀。G3+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请回答:

(1)基态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在A、B、C这三种分子中,属于非极

    性分子的有      (写化学式)。

(2)下列有关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配合物中可作为配体    b.该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由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的稳定结构

    d.含1 mol B的液体中有3 mol氢键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D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

  是    

(4)构成C的中心原子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其中有一种为空间网状结

    构,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该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该

    立方体的顶点上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原子。

(5)光谱证实F与烧碱溶液反应有Na[F(OH)4]生成,则Na[F(OH)4]中

    不存在     。(填字母)

    a.金属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f.配位键    g.键    h.

B.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某些染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实验室可用苯胺、浓硫酸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合成。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250mL的仪器a,加入10mL苯胺及几粒沸石,

  放人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再分别

  装上冷凝管、温度计等。

②将a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约2.5 h。

③将反应产物冷却至约50℃后,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晶体析出。用该烧杯中的少量冷水将a内残留的产物冲洗到烧杯中,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④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炭脱色),抽滤,收集

  产品,晾干。(提示:100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

  溶解6.67 g)

(1)仪器a的名称是      。步骤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便于控制温度  B.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温度计的水银球也可浸在油中

(3)步骤③用冷水洗涤的优点是     

(4)步骤③和④均进行了抽滤操作,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一二,然

    后        

(5)步骤④有时需重复进行多次,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

  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微粒A、B、C为分子,D和F为阳离子,E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lO个电子;B溶

  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D和E;C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将A、B和含F离子的物

  质混合后可得D和一种白色沉淀。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请回答:

(1)基态G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在A、B、C这三种分子中,属于非极

    性分子的有      (写化学式)。

(2)下列有关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配合物中可作为配体    b.该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c.分子由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的稳定结构

    d.含1 mol B的液体中有3 mol氢键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D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

  是    

(4)构成C的中心原子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其中有一种为空间网状结

    构,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该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该

    立方体的顶点上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原子。

(5)光谱证实F与烧碱溶液反应有Na[F(OH)4]生成,则Na[F(OH)4]中

    不存在     。(填字母)

    a.金属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极性键

    f.配位键    g.键    h.

B.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某些染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实验室可用苯胺、浓硫酸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合成。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250mL的仪器a,加入10mL苯胺及几粒沸石,

  放人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再分别

  装上冷凝管、温度计等。

②将a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约2.5 h。

③将反应产物冷却至约50℃后,倒入盛有100 ,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晶体析出。用该烧杯中的少量冷水将a内残留的产物冲洗到烧杯中,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④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炭脱色),抽滤,收集

  产品,晾干。(提示:100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

  溶解6.67 g)

(1)仪器a的名称是      。步骤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便于控制温度  B.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温度计的水银球也可浸在油中

(3)步骤③用冷水洗涤的优点是     

(4)步骤③和④均进行了抽滤操作,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一二,然

    后        

(5)步骤④有时需重复进行多次,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K3[Fe(C2O4)3]·3H2O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废铁屑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的纯度。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FeSO4 + H2↑???? 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

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废铁屑前往往将其在1.0mol.L-1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其目的是????????????? 。然后使用??????????????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并洗涤铁屑。

2析出的K3[Fe(C2O4)3]·3H2O晶体可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比布氏漏斗内径略小又能将全部小孔? 盖住的滤纸

B.放入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沉淀开水龙头抽滤

C.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蒸馏水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以防倒吸

3)使用高锰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可以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若需配制浓度为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240mL,应准确称取?????????????? g KMnO4(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 KMnO4158.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仪器除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同学称取2.000g产品,经预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使用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①实际进行滴定时,往往使用酸化的KMnO4标准溶液,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K3[Fe(C2O4)3]·3H2O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废铁屑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的纯度。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FeSO4 + H2↑     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
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废铁屑前,往往将其在1.0mol.L-1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其目的是             。然后使用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并洗涤铁屑。
(2)析出的K3[Fe(C2O4)3]·3H2O晶体可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比布氏漏斗内径略小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
B.放入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C.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蒸馏水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以防倒吸
(3)使用高锰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可以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若需配制浓度为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240mL,应准确称取              g KMnO4(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 KMnO4=158.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仪器除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同学称取2.000g产品,经预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使用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①实际进行滴定时,往往使用酸化的KMnO4标准溶液,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