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模式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 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 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 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 的新型农业结构. (1)该系统景观属于: ( ) 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 C.精神文化景观 D.非物质文化景观 (2)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 规律.并充分利用 .保护 .满足人类的 发展的生动例证. (3)“桑基鱼塘 的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景观的变化主要由 的进步带来的.主要是在景观的 性上有了拓展.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 性. (4)“桑基鱼塘 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在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布局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 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发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似的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顶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是草木都尽,旱甚,霸水将竭,井多污水。”百姓嗷嗷待辅,“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槁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图6

材料二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

(2) 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河、黄河、_______河。

(3) 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

(4)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

(5)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6)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提供的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养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田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布局。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模式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蚕沙直接下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棽蠗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棽蠗气椨恪钡男滦团┮到峁埂H缤?/P>

(1)这种基塘生产模式最早出现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我国古代衣着织物所用的三种原料的先后顺序是

[  ]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

(3)写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来源分类,沼气属于________,从能量转换角度划分,沼气属于________能源。

(6)由沼气池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可看,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时从水中攫取________。

(7)简述“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优越性

(8)从“基塘”生产模式,反映的哲学观点正确的是: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②事物在联系中存在和发展③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④联系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是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下表资料,美国的纺织业和服装工业应先向___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的纺织和服装业应先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

每小时工人工资

国家

20美元以上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14—18美元

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

2美元以下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尼

(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镇的分布特点为:Ⅰ.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_省;Ⅱ.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地区。

图1  我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专业生产镇分布图(每点表示一个专业镇)

(3)根据图2,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

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粗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

图2  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4)读下图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据《新华网》2010年3月17日报导,自2009年9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都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减少七至九成。截至3月1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9215万亩。西南地区本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严重缺乏大中型水利设施,而且数万座上世纪50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库年久失修,在干旱面前无法发挥作用。

专家指出,中国南方降雨量大、气候湿润,群众“靠天吃饭”意识根深蒂固,患(洪)水害的意识高于抗旱节水意识,对水资源高效利用重视不够……

(1)分析上述材料,结合《经济常识》有关道理,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建议。

(2)就你提出的上述建议,进行哲学上的分析阐述。

材料二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者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摘自《列宁全集》

(3)据材料二,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什么?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在1864年这种方式有何具体体现?

材料三  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机器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年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穹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四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5)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主张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五  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  名

年降水量

(mm)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

冬季降水量

(%)

广  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  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  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  都

976.0

16.5

62.9

18.3

2.3

(6)根据表中各城市资料显示,分析我国的降水分配总体特点和原因。

(7)表中五地点相比,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并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8)分析郑州易出现春旱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提供的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布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了蚕沙直接下鱼

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混杂投入沼气池中发酵,制成沼

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如图所示)。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问题:

(1)写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___。

(2)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从水中攫取________。

(3)根据上图,在下列方框内填出恰当文字,形成桑基鱼塘物质循环示意图。(4分)

(4)在沼气制取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呼吸类型有:好氧型、厌氧型和兼气型三种。试分析这三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沼气中的消失规律: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