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2分)
(2)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说出该因素对地理环境其它要素的影响。(5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3分)
(4)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1分)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2分)
(2)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说出该因素对地理环境其它要素的影响。(5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3分)
(4)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1分)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阅读下列材料和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峡河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宝库之一,最早提出修建三峡工程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自那以后,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终于在1992年4月3日全国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于是,1993年进入施工准备阶段,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计划2003年开始通航、首期发电,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16年。
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坝高设计为185米,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其中防洪库容221.5
)。电站装机26台,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小时,通航设计为双线5级船闸一座,可通航万吨级船队,垂直升船机1座,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轮船,年单向通船能力为5000万吨,按1993年5月底价格,工程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内陆的腹心位置,工程建成以后,不但能带动华中、西南以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腾飞,而且能协调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三峡电站建成后,其电力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地区,少部分供重庆、川东地区。它能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5000万吨,少排放1亿吨、
2200万吨、CO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同时还可减少排放的废水、废渣。因此,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1)图中A、B两城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长江三峡自东向西依次是指________峡、________峡________峡。
(2)三峡地区是指________,其蕴藏最丰富的两种资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指________。文中三峡工程“决议”的通过体现了________原则。
(4)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指________。
(5)如果按1993年价格每千瓦小时电能能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增加________元的产值提供电力保证。假如将三峡电站的电能输往1000km外的上海,如果用相同的电线,从减少输电损耗出发,宜选用50万伏高压输送,还是11万伏高压输送?为什么?(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6)从自然区位看,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和第___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从战略区位看三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从交通区位看,长江三峡扼守________,它能使整个航线成为名符其实的________。
(7)有人认为:长江三峡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三峡水库蓄水后,原来特有的急流险滩等景观消失,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有些景点虽然存在,却将失去其从前的魅力。
但也有人认为: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有,峭壁陡岩尚存[如最享盛名的巫山神女峰(900米)]。三峡工程建成后,在水库及支流上游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旅游点,“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观将成为当代世界奇观。
试针对以上两种不同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8)长江三峡的工程建设和开发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 西藏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还远远满足不了西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材料2 西藏的煤和石油资源都不是很多,农牧民平常取暖做饭都是靠烧牛粪和一点儿柴草,能量低,致使草原破坏。随着农牧民生活范围的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如不及时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材料3 青藏高原的冻土问题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现在已经掌握了可靠的技术解决
这一难题,像南疆铁路就成功地经过了一段冻土地带。
材料4 当国家决定在“十五”期间续建青藏铁路格拉段时,广大藏胞很感谢。
其实早在 20世纪 50年代,铁道部已对线路进行了勘探,并草拟了三条路线方案,3个方案对比如下:
材料5 进藏铁路线路方案示意图
(1)从材料1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于促进西藏 的发展;从材料2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干对 的保护。
(2)从材料3可知, 是建设铁路的可靠保证。从材料1至4可知,在现代铁路建设中, 因素对铁路区位远作起决定性影响。从材料4和材料5可知,在铁路具体选线时
因素仍很重要。
(3)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
(4)西藏目前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邻省又有丰富的煤、石油,为什么农民仍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用能
A.因为西藏森林、草场资源主富 |
B.藏民不习惯使用煤炭、石油燃料 |
C.公路运输输入煤炭、石油运量小,运价高 |
D.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 西藏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还远远满足不了西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材料2 西藏的煤和石油资源都不是很多,农牧民平常取暖做饭都是靠烧牛粪和一点儿柴草,能量低,致使草原破坏。随着农牧民生活范围的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如不及时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材料3 青藏高原的冻土问题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现在已经掌握了可靠的技术解决
这一难题,像南疆铁路就成功地经过了一段冻土地带。
材料4 当国家决定在“十五”期间续建青藏铁路格拉段时,广大藏胞很感谢。
其实早在 20世纪 50年代,铁道部已对线路进行了勘探,并草拟了三条路线方案,3个方案对比如下:
材料5 进藏铁路线路方案示意图
(1)从材料1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于促进西藏 的发展;从材料2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干对 的保护。
(2)从材料3可知, 是建设铁路的可靠保证。从材料1至4可知,在现代铁路建设中, 因素对铁路区位远作起决定性影响。从材料4和材料5可知,在铁路具体选线时
因素仍很重要。
(3)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
(4)西藏目前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邻省又有丰富的煤、石油,为什么农民仍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用能
A.因为西藏森林、草场资源主富
B.藏民不习惯使用煤炭、石油燃料
C、公路运输输入煤炭、石油运量小,运价高
D.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